黄芪多糖小肠吸收机制研究

来源: 御用文人 2018-12-21 10:54: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37 bytes)

黄芪多糖小肠吸收机制研究

王彦荣

   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证明黄芪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保护心脑血管功能﹑抗衰老和调节机体代谢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大量的黄芪多糖口服制剂已经被应用于临床。但是,关于黄芪多糖的胃肠道吸收机制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法考察影响黄芪多糖吸收的多种因素,探讨黄芪多糖的小肠吸收机制。 本文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法,考察了吸收部位﹑pH值﹑给药浓度对黄芪多糖小肠吸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肠段部位(十二指肠﹑空肠﹑结肠)间药物吸收无显著差异(p>0.05),缓冲液的pH值对药物吸收有影响(p<0.05),其中在pH为6.78时吸收最好,单位时间吸收的药量与浓度不成正比例关系,有饱和现象。结果提示黄芪多糖是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转运的。考察了不同吸收促进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牛黄胆酸钠﹑十二烷基酸钠和吐温80对黄芪多糖均有较为明显的吸收促进作用。 实验过程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黄芪多糖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粗品中还原糖含量,这些方法线性范围良好,回收率较高,方法准确可行。此外还对所购买的黄芪多糖粗品进行了脱蛋白﹑脱色等提纯处理,发现III型ZTC1+1天然澄清剂的脱蛋白效果优于Sevege法,双氧水脱色的效果略低于D280阴离子大孔吸附树脂,经提纯后黄芪多糖纯度达到69.9%,基本除净了还原糖和蛋白质。……   
 
[关键词]:黄芪多糖;外翻肠囊法;蒽酮-硫酸法;吸收机制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天津大学2007年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