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百人百解和博大精深的一种解释 (ZT)

来源: 吃与活 2018-07-18 10:35: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652 bytes)
我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有“神农尝百草”,《扁鹊见蔡桓公》,
以及李时珍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写成《本草纲目》的故事。最近几年翻看侄女的小
学课本和中学课本,发现这些故事依然还在,不过表现方式变了,用的已经不是
以前的课文;并且还加上了华佗“麻沸散”的故事。

我们现在知道,神农氏、扁鹊、华佗的故事都是靠不住的,这些故事中涉及
医术的部分不仅与今天的医学科学相悖(比如扁鹊所具有的透视能力,以及他折
腾出来的号脉诊病手段,在今天看来都是很可笑的),而且其本身逻辑常常就不
自洽。比如神农尝百草,他没有生那么多种病,怎么能通过尝百草来寻找相应药
物?中国公众从骨子里相信神迹和神秘现象,或许与我们孩提时代所接受的教育
不无关系:我们的课本一贯让孩子把有悖于常识的神话、传说当事实。

但我今天要说的重点还不在于此。先跟大家提一个问题:你们有谁认真看过
《本草纲目》吗?(学生无一应答)中国几乎人人都信奉一个“铁的事实”:
《本草纲目》不仅是药学巨著,还是植物分类学巨著。但很少有人认真去看过这
本书,信奉这个“事实”都是基于一个原因: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宣传都是这样
说的。

我今天提这个话题,并不是要评价这本书,更不是要号召大家认真去读这本
书——在我看来,大家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看这本书是一件好事;而是要跟大家说,
不能因为教科书上怎么说,我们就怎么信。在我看来,我们的教育部门在对待
《本草纲目》这本书的问题上犯了中国人普遍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盲目崇古。并
且,我们的教科书通过传播李时珍、孙思邈、华佗、扁鹊等人的故事,把“崇古”
这种错误思想一代代传递了下去。

崇古是一种病。这种病的初期表现,是相信那些对我们祖先所做出成绩的言
过其实的评价;中期表现,是相信那些为了哄抬祖先的伟大而编出的、明显有悖
于常识的故事;晚期表现,则是唯古人马首是瞻,无论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
还是对人体或自然界的认识(涉及科学领域),均以古人言论为标准。

再次强调,我们今天这堂课并不是要指责古人,而是要批判今人盲目崇古的
错误做派,尤其要剖析对孩子进行崇古思想教育的危害。

我们首先要看清楚一个事实:崇古必然是盲目的,崇古者必须要让自己和受
众偏听偏信、对于事物必须要不求甚解。我这样说似乎有点武断,但其实有着很
简单而显见的理由。在除文学、艺术之外的绝大多数领域,囿于经济和技术所限,
古人在他们那个时代做出的成绩是很难跟今天相比的,由此,崇古主张往往经不
起推敲,要推崇古人,只好在一笔糊涂账之下瞎吹牛,先自欺,然后欺人。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一种现象:崇古者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个
词就是“博大精深”。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人说某某事物“博大精深”,
许多时候是他对这种事物不求甚解的一种暴露。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崇古者对《易经》的评价。关于《易经》,无论是对
其中某些具体句子的解读,还是对其中文解六十四卦部分(经部)的整体解读,
均呈“百人百解”怪相,但大家会一致认同《易经》的“博大精深”,顺便还把
“阴阳”两个字给神化,也“博大精深”了。

实际上,百人百解,仅仅能够说明这些人大多没有读懂它而已,与这部书是
否博大精深毫不相干;并且,如果我们认真地去分析,会发现之所以百人百解,
甚至并不是因为大家真的没读懂它,而是大家“以为”自己没有读懂它。请听我
具体解释。

《易经》中的卦象,原本就不过是抛硬币得到的正反面(即所谓的“阴阳”)
及其组合而已,古人在缺乏科学方法指引的情况下,依据不可靠的生活经验将这
种组合与人的命运相关联,这怎么可能准确、怎么可能经得起验证?这些《易经》
的“研究者”(其实只不过是推崇者),由于崇古思想作怪,在发现其荒诞之处
后并不是给出直截了当的结论,而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搞错了,“以为”自己没有
真正读懂它,从而以各种匪夷所思的解读方式来“圆”它,让它显得不那么荒诞;
或者用一些自欺欺人的另类理解,让它干脆跟占卜脱离关系。

“百人百解”由此而来;“博大精深”亦由此而来。

由此,大家应该不难理解,崇古,与尊重事实、尊重逻辑、追根刨底的科学
思维格格不入;当崇古思想成为普遍现象,则必然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从依靠感觉、依靠经验到基于理性思维,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思维方式的三级
跳。从中小学走过来的我们,既然看清了自己曾经接受的教育,就有必要自觉地
纠正之前可能存在的、错误的思维方式。我期望大家能够逐步养成一种习惯:首
先要尊重事实(分清事实和观点),这是讨论问题,以及认识自然、社会和自身
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慎用感性思维,警惕辩证思维,培养理性思维。(全文完)


原文题目作者:

审视课本上的逻辑(四)

作者:方玄昌
原创:科学猫头鹰



所有跟帖: 

如果说盲目崇古是一种病,方先生的盲目轻古也是一种病。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630 bytes) () 07/18/2018 postreply 10:53:20

如果一个现象可以有多种解释,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更接近真相。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8/2018 postreply 12:57:38

更合理的解释是:越接近大众接受能力的解释越容易被接受为“真相”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95 bytes) () 07/18/2018 postreply 13:03:57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不少本届群众选择接受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78 bytes) () 07/18/2018 postreply 13:12:13

个人感觉“博大精深”这个词被滥用了 -胖獭- 给 胖獭 发送悄悄话 (293 bytes) () 07/18/2018 postreply 12:31:25

博大精深 = 不明觉厉?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8/2018 postreply 12:53:39

金木水火土?想到就笑起来!而且这还不是中国人首创的,是受印度文化启发的! -gtcharlie- 给 gtcharli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0/2018 postreply 10:05: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