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重视安全的中国民航,却”任由”这部分乘客无助的死去(ZT)

一向重视安全的中国民航,却”任由”这部分乘客无助的死去
急诊夜鹰  原创 2018-01-03 21:43:40 举报
阅读数:31474
生命至上,需要有效的行动

??题目很吓人,却是事实。

12月17日,符女士乘坐海航一班机从哈尔滨飞往厦门,经停南昌。在飞往南昌途中,符女士晕倒,经过急救处置后苏醒,降落南昌时,乘务人员建议符女士下机就医,符女士称自己已经好转,不需要。

等飞机再次起飞后不久,大约20:52,符女士再次昏迷,机上一护士乘客判断其心跳骤停,随即开始心肺复苏急救,飞机返航南昌。

21:33急救人员将符明云女士抬下飞机,并由救护车在22:00送进了江西省人民医院抢救,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的病历上,抢救医生记录:“患者符明云,女,55岁,因心脏呼吸骤停1小时,120送入院。120人员述患者1小时前于飞机上突发心跳呼吸停止。”

日前符女士家属起诉航空公司并在微博上发帖,认为航空公司:1.只实施了在飞机上的急救应急措施,并没有通知地面做相应的后续应急措施;2. 在南昌降落后,乘务员本应通知地面工作人员,将乘客送往医院,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反而把昏迷的乘客留在了飞机上。

但航空公司随后发表的声明称,HU7440航班使用的飞机及所配备的设备符合飞机安全、适航条件、没有任何不正常的飞行时间发生和违反法律规定与行业惯例的行为,根据《民用航空法》第124条的规定,旅客的人身伤亡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状况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很多网友都认为,航空公司已经仁至义尽,家属这是不讲理,赖上了航空公司。

从表面上看,航空公司所采取的措施,是合法的,也是符合道义准则的。符女士也确实是自身疾病导致死亡,并且自己也拒绝了在南昌下机就医的建议。

我也认为,空乘人员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最大努力。

但从急救的角度来说,国内的几大航空公司其实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航空公司在处置这类心脏骤停急救事件时,虽然没有违反国内法律规定和国内行业惯例,但从国际航空业来说,国内所有的航空公司都违反了或者没有遵循国际行业惯例

作为最注重安全的航空业,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安全管理标杆行业。而对于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乘客心脏骤停事件,国际上大多数航空公司都有标准应对乘务员要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并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使用这种标准急救体系的拉斯维加斯赌场,心脏骤停急救的成功率能达到74%。而如果没有这个急救体系,仅仅是做心肺复苏培训,没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使用,飞机上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基本是0。

原本有一个成功率非常高并且廉价(对航空公司来说,培训加设备购买,每架飞机付出不足三万元)的急救体系,能让大部分心脏骤停的乘客存活下来,并已经成为国际航空业的惯例多年,却一直没有被中国民航写入行业规范。

原因很“朴素”,有航空业的领导说,“我们不是专业医护人员,没有这个东西,大家都能理解,我们没有责任。而如果有了这套东西,又没做好的时候,我的责任就大了。”

领导们眼光真是雪亮的,因为你从网络上看,大家都在骂死者家属耍赖,为航空公司报不平。

而实际上国内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班,却是配置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这种对待生命的两套标准,令人不齿。当然,必须配置AED标准是他国制定的,国内航空公司需要遵循人家的游戏规则。

2017年12月28日-29日,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如果有一套急救体系,能让飞机上74%的心脏骤停患者活下来,你们却一直置若罔闻,实际上你们是在“任由”这部分旅客无助的死去。那所谓的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就继续是一句口号。

在符女士女儿@讨一个说法的洋洋 的微博里,她说“如果当时买的是厦航、东航、南航的机票,我母亲或许就不会命殒他乡了... ” 从心脏骤停急救体系的角度看,实际上国内所有航空公司都是在“裸飞”,根本没有区别。

2018年,希望民航这一最能体现安全理念的行业能重视急救体系建设,给飞机上频发的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的机会。

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呼吁。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怎么起作用的?

正常人心脏不停的做收缩、舒张运动。收缩时泵出血液,供给全身组织器官;舒张时血液回流,重新回到心脏,经肺循环氧气交换之后,再变成富氧血流,再次泵出供给全身。如此周而复始。其不间歇、规律的舒缩运动有赖于窦房结这一“司令员”的指挥。

窦房结窦房结

心脏窦房结

而所谓心脏骤停(俗称心跳停止)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完全丧失,此时大脑无血流供应而失去意识昏迷,呼吸循环中枢衰竭,呼吸停止,脉搏也消失。

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是心脏骤停的表征。此时,如果你用超声波探查或者剖开胸壁,你会看到心脏处于三种状态,一种是杂乱无规律的颤抖状态(室颤心电图, 见下图);一种是偶尔缓慢的蠕动(无脉电活动心电图);一种是完全不动,瘫软状态(心室静止,即直线心电图)。

室颤,此时患者无呼吸脉搏室颤,此时患者无呼吸脉搏

心跳停止的以上三种表现形式,决定了急救方法的不同。

对于院外突发的心脏骤停,例如急性心梗心脏骤停,马拉松跑步心脏骤停,往往大部分表现为第一种即室颤状态。此时急救的关键是马上心肺复苏,尽早获得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除颤,AED操作简单,开机后就会有语音提示操作步骤,按照提示黏贴电极片,机器会自动智能分析患者是不是室颤。

如果是室颤,它就会自动充电,并自行放电或提示你按下放电按钮,实施放电,电击后即即刻开始胸外按压。研究表明,每延迟除颤一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7%-10%。

如果不是室颤,AED会推荐继续心肺复苏,每2分钟心肺复苏后,AED都会重复分析患者心电类型,做出除颤或者继续心肺复苏的建议。

贴电极片贴电极片

黏贴电极片

自动分析心律自动分析心律

不要接触,分析心律并给予除颤

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目的是为了让血液被动产生流动,供给心脑重要器官血流。而电除颤是为了让杂乱颤抖的心脏重新恢复有节律的舒缩运动。两者联合,能极大提高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而对于晕倒不清醒的活人和心跳停止的第二、三种状态,AED会自动分析心电类型,不会推荐除颤,也不会充电、放电。

这意味着AED对活人是安全的(有人担心,公众会对晕倒的人用错AED而电死人)。

随着对生命安全的重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一些急救知识技能,并推动周边安全体系的完善,希望更多时刻,我们有机会呼叫取得AED,而不是单纯徒嚎救命。


靠谱急救,关注@急诊夜鹰????

 

所有跟帖: 

这个心肺呼吸急救,我也参加了培训。。。但是没有机会练习,几乎要忘记怎么做了。 -shuyezi- 给 shuyez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3/2018 postreply 23:56:44

病人应该去医院. 如果这个病人看电影的时候发作,会不会起诉电影院? -舞女- 给 舞女 发送悄悄话 舞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3:56:57

如果这个病人饭店吃饭的时候发作,会不会起诉饭店? -万发- 给 万发 发送悄悄话 万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6:03:55

现在新加坡商场里,活动中心,租屋楼下,公共汽车上,都有AED 装置 -shuyezi- 给 shuyez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9:33:40

猜测是心脏有问题的多,才普及的。不是什么好事 -shuyezi- 给 shuyezi 发送悄悄话 (163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0:35:05

其他地方可以打911叫救护。空中飞行则可能很长时间。 -虎嗅蔷薇- 给 虎嗅蔷薇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8:22:04

心脏停止跳动了,不及时复苏,叫救护车也没用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8:36:25

时间上minutes vs hours上的差别 -虎嗅蔷薇- 给 虎嗅蔷薇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8:42:20

餐馆居家电影院没有放除颤器的要求不能否定飞机上应该放的合理性吧 -虎嗅蔷薇- 给 虎嗅蔷薇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8:46:35

除颤器当然放得越多,会用的人越多更好。不过国内保护救助人的法律不够也是个麻烦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9:33:44

我这次去亚洲回来时坐UA,安全页上明确标志着除颤机的位置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6:18:19

更重要的是培训人,一旦使用不当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 -万发- 给 万发 发送悄悄话 万发 的博客首页 (113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8:52:42

如果心脏已经停止跳动的话,再严重能严重到哪里去啊?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09:34:50

不会的。那个急救设备非常好用,只要听得懂简单的英语,谁都能用。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155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3:23:17

美国2004年民航飞机上配AED就是法律了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3:39:19

耸人听闻的标题。这个事件关键是本人糊涂。到南昌后,她本人说的不用下飞机治疗 -thetruth111- 给 thetruth111 发送悄悄话 (65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2:22:37

不全对。急救的时候,医生不会完全相信病人的自述。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5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3:29:17

要是在南昌给她送医院后来又没事。家属肯定又有说词(还要花钱再买张机票了)。 -苹果梨- 给 苹果梨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4:11:31

飞机上没有医生!只有机长和乘务员!神志清醒的成年人当然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了! -thetruth111- 给 thetruth111 发送悄悄话 (29 bytes) () 01/08/2018 postreply 21:43: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