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 名医终于站出来讲真话了!和你息息相关

为名人治病的名医终于站出来讲真话了!和你息息相关

2017-11-06 

 

纪小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解剖学组织胚胎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全国全军及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每年在病理会诊中解决疑难、关键诊断1000例以上。

 

我是做病理研究的。说到病理学,老百姓了解得不多。在国外叫doctor's doctor,就是“医生的医生”。因为我们每天干的活,都是给医院里每一个科的医生回答问题。

 

并不是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而是我们都有一台显微镜,可以放大一千倍,可以看到病人身体里的细胞变成什么样子了,可以从本质上来认识疾病。

 

最好的保健就是顺其自然

我认为,最好的保健是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运动的规律,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

 

小孩、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自然之道。大家都吃保健品,保健品毫无作用。男人喜欢补肾,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补肾。

 

男性的强壮和性能力,是由身体里的男性激素决定的,不是用什么药物、吃什么食物能够补充的。

 

化妆品只能用作心理安慰

有的人皮肤干燥,抹一点润滑的保持水分,那是可以的。但是想用化妆品变得年轻,今年20明年18,那你就上当了。

 

皮肤的黑和白,决定于皮肤里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色素多和少。我去美国的时候专门考察过,黑人、白人皮肤里的黑色素细胞都差不多,差在细胞产生的色素是多是少。

 

你以为抹了药,就能让细胞产生的色素多一点或少一点,这是做不到的。很多化妆品抹上去之后确实有效果,但它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于刷浆,你的黑色素细胞是永远不变的。

 

每个人的皮肤都有7层细胞。如果你去做美容,磨掉3层,就像原来穿着厚衣服,看不到里面的血管,现在磨薄了,血管的红色就明显,看上去就红润了,像抛光一样。

 

所以你做美容以后,会又红润又光亮,显得年轻了。不过,人的细胞替补是有次数的,假如能替补50次,你早早的就消耗掉了,等你老了,再想替补就没有了。

 

还有运动应该适量

咱们可以运动,但是不能透支。任何运动形式都有它最佳的频度和幅度,好比说心跳,正常人1分钟跳70下,你不能让它跳120下、150下,那不是最佳的运动限度。

 

运动的时候,不能超过身体里细胞所能够承受的限度。许多运动员都不长寿,因为他的运动强度超过了应该承受的频度和幅度。就像蜡烛,燃烧得特别旺,生命一定很快就结束了。

 

我们说,平时大家心跳是70下80下,不过成年累月都是这种状态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每个礼拜有一次或两次,让心跳达到100甚至120(最好不要超过 150),你的血液加速流动,等于给房间来了一次大清扫。

 

一个礼拜左右彻底清理一两次,把每个角落里的废物都通过血液循环带走,有助于你身体的代谢。

 

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

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它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东西。每个医生都希望手到病除,也都希望误诊率降到最低,但是再控制也控制不住。

 

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因为大医生、老医生遇到的疑难病例多啊!这是规律。

 

中国的误诊和国外比起来,还低一点儿。美国的误诊率是40%左右,英国的误诊率是 50%左右。 我们应该正常看待误诊。

 

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复杂,一时说不清,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原则:如果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得了什么病,你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的核实。这是个最简单的减少误诊的方法。

 

有一些不是误诊的问题。比如说脂肪肝,它不是病。在20年前,不管哪本书上,都不会专门有这个词儿,这全是B超惹的祸。

 

有了超声这个仪器,把探头往你的腹部一放:哦!你是脂肪肝!这个词就叫出来了。

 

我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我在解剖之前,先给超声科打电话,让他们推一个超声机到解剖室,在打开腹部之前超一下,看有没有脂肪肝,然后打开来验证。

 

有时候他们说:没有,打开一看:这不是黄的脂肪吗?有的正相反。所以超声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

 

身体里脂肪多,你的肝脏里脂肪一定多,问题是脂肪多了,给你带来什么疾病没有?

 

我们做了很多解剖,没有发现一个肝脏的硬化、肝脏的损伤,是由于脂肪肝引起的。

 

有人说你现在是轻度脂肪肝、过两年变重度脂肪肝,然后就变肝硬化,最后是肝癌,说这样话的人没有任何证据。

 

还有酒精肝,都以为喝酒对肝损害最大。酒精叫乙醇,乙醇到了肝脏,在那里分解,像剪刀一样,把两个碳的分子剪断,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出去,水尿出去。

 

如果你的肝脏里都是这样的剪刀,你害怕喝酒干什么?关键不是对肝的损伤,肝细胞死了可以再生,关键是对神经细胞的伤害。

 

人体里只有神经细胞是生下来多少个,一辈子都不会再增加一个,只会减少。喝酒每喝醉一次,都要牺牲一批神经细胞。

 

癌细胞是杀不死的

我对癌症的兴趣,从70年代上学时候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开始的时候充满了幻想、充满了激情。我认为,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来鼓捣癌症,总能鼓捣出名堂来吧!

  

1978年第一届招收研究生,我就直奔着癌症去了。结果搞了半天,发现原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每个新方法一出来,我就去鼓捣一阵,最后一个个都破灭了。

 

我感觉最悲惨的就是:送进来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已经全身转移、扩散了,他还不明白,还想回去上学。

 

我去查房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就问:爷爷,我什么时候能够上学啊?我怎么回答?我如实告诉他?面对这么幼小的一个生命,我怎么能说得出来?我如果隐瞒,等这个孩子到了最后阶段,就会知道我是在说假话,我再去看他,他还能信任我吗?

  

中晚期的时候,你去治疗癌细胞,想把癌细胞杀死,这个思路是错的。

 

癌细胞是杀不死的!你不要指望通过医学的办法,来解决你的癌症问题。

  

那么要用什么办法呢?我打个比方:任何癌症,就像一个种子,你的身体就是一片土壤。这个种子冒芽不冒芽,长大不长大,完全取决于土壤,而不是取决于种子。

 

种子再好,土壤不适合,它决不会长出来。怎么改善这个土壤?这是现在研究的课题。

 

我们提倡健康体检

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简单,问题是怎么发现。傅彪最后也到我那里去看病,他是肝癌。

 

肝癌多数都经历了乙肝、丙肝,然后是肝硬化,第三步到肝癌。细胞变成癌要5到 10年!

 

肝脏受到攻击,1个变2个、2个变4个,像小芽冒出来一样,然后一点一点长大。

 

你每过半年查一次的话,它决不会长成两三公分的癌!只要提前治,在两三公分以前,肝癌都可以手到病除。

 

像姚贝娜,傅彪这样的案例,如果提前诊治,不是老说工作忙,是完全有办法挽回的。但是他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没办法控制了。他的肝脏切下来我也看到了,太晚了,不可能再活下去。

 

那时别人还骂我说:人家手术以后不是好好的嘛!你怎么说人家活不长?我可以肯定他活不长。他的癌细胞像散芝麻一样,在肝脏里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怎么能活得长?有人说换肝就可以了。

 

癌细胞很聪明,肝癌细胞最适合生长的环境是肝脏,肝脏里面长满了,它就跑别的地方去了,等你换了一个好肝,四面八方的肝癌细胞都回来了!没有用的!

 

我们有责任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如果是晚期,我建议针对生存质量去努力,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针对晚期癌症的治疗不需要做,因为没有用。

 

作为医生,我给自己只能打20分

为什么?有三分之一的病医生无能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医学只解决三分之一的病。

  

而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决那么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错了。

 

做医生这么多年,我有一种感慨:医生永远是无奈的,因为他每天都面临着失败。

 

健康是1,其他的一切都是0,拥有健康,才会拥有未来。

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大作风,八项注意,就会把健康把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中心是健康;

两个基点是糊涂与潇洒;

四大作风: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天伦之乐;

八项注意: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积极的心态;

保健四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态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发一次,必救一人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所有跟帖: 

当年无法面对患者在眼前离去,不再选择行医(无论中西),改做基础研究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3:46:27

赞!当的话一定是个好医生! -佚木- 给 佚木 发送悄悄话 佚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3:48:34

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老子说两句- 给 老子说两句 发送悄悄话 (644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4:09:43

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简单,姚和傅的癌症老早诊断就一定能治好,这样的话太大了。严谨的话完全不该这么讲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4:15:03

姚透支了,当然医生太自信了 -hz82000- 给 hz82000 发送悄悄话 hz8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7:54:22

他说“癌细胞是杀不死的”,但又说“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简单”,还说“不要指望通过医学的办法,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119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5:04:34

如何识破癌症治疗的骗局?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8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5:33:11

那他是如何很简单地“治好”早期的癌症的呢?手术R0 切除! -ily- 给 ily 发送悄悄话 il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5:43:07

这不是医学办法吗?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169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5:47:43

早期癌症手术切除后复发转移的太多了。没有什么能保证治好的事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6:06:40

早期手术,20年了,算治好了吧 -hz82000- 给 hz82000 发送悄悄话 hz8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6:08:59

乳腺癌治好的比较多。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6:19:34

乳腺癌成活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比较容易早期发现。而很多其它的癌症没有这么幸运。 -遛遛逛逛- 给 遛遛逛逛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7:19:12

种类不一样。有的种类就算是早期发现,也是发展极快,治不好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7:20:27

我知道有不治的也活十七八年了。种类不一样。有人建议不要什么都叫癌症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7:21:59

可能是被误诊为癌了。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9:17:04

她这个倒确实是癌症。十七八年后就不太好了。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23:54:34

何况这位名医还不是用手术化疗等医学方法就简单治好了癌症。:)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6:18:07

他是病理科医生,就像影像科医生一样,基本上不接触病人的治疗,主要干的事是读病理切片,诊断。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6:38:06

不接触病人的治疗?他是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医师。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94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7:32:23

肿瘤生物学治疗是很新的治疗方式,大多数还在研究阶段。作为病理科主任医师,进入这个领域合情合理。但是这不是肿瘤科,应该只是协助治疗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7:59:27

我狗了一下,武警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确实自己有60张床位,说明他还是在治疗第一线的。更正我原来说他不直接接触治疗的看法。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8:05:29

谢谢更正。:)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8:35:01

这人不是方舟子的哥们儿吗?不咋地的人品。 -老瞎话- 给 老瞎话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9:14:38

我怀疑这个东西有移花接木的成分,下面的链接更像是他的真实的想法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203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19:35:28

没有移花接木。这个全文收录在他的出版物和博客中。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7 postreply 21:17:17

这个东西我能查到的最早发表于2008年,怎么会有姚贝娜的事?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245 bytes) () 11/26/2017 postreply 04:22:29

哦,原文确实没有姚贝娜,这个是添加的。还有最后面那些健康鸡汤的几句话也是“移花接木”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320 bytes) () 11/26/2017 postreply 13:11:07

最后那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类的更不像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6/2017 postreply 04:30:18

哈,这个是画蛇添足。不过足虽然多余,蛇身还是像的。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6/2017 postreply 13:25:57

我的意思:他的“真实想法”并没有被移花接木,你认为他后来的想法更真实那只说明他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改进了。 -阿明.- 给 阿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6/2017 postreply 13:41:45

这个靠谱。 -锅沿- 给 锅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6/2017 postreply 06:16:12

这个就严谨多了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6/2017 postreply 06:30:03

谢链接。非常赞同他提到的2点:1)土壤与种子的比喻 2)掌握基本的医学原理,是可以尽量避免走弯路的 -九华山庄- 给 九华山庄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6/2017 postreply 09:15: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