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篇尚已通过审核正在印发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回朔性临床研究。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25730417301092
管中窥豹,可看到美国近年来在晩期肺癌临床诊疗状况。
814位( 11%为3B,89%为4期)于2013至2015年在马里兰和新泽西十五家医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被选入该研究。
文中图2(Figure 2)如下: (如果图不见了,请打开上面连接查看原图)
上半图划出生存机率曲线: 绿色代表192位不化疗患者(Observation); 红色为482位化疗患者(Non-Targeted Cytotocix Therapy); 兰色为131位匹配靶向药物治疗患者(Targeted Therapy)。直虚细与彩线交叉下垂线相对应的月数表示该组病人有50%机率活到的时间。右上方小插图特别标明这些数值。
按此分析,不治的有一半机会活到5.1个月;如化疗,一半人则可能活到12.7个月;靶向治疗则把这种可能性延至31.8个月。故该文作者们建议广泛深入研究推广靶向药物。
这些数据支持患者首选靶向药物,即便配不上,化疗也多活一段时间。这也是我当初选择化疗最主要的原因:争取时间考虑怎样应对癌症,安排身后事等。
当我们把目光移到图下附表时候,不得不面对冷酷的数据。表中在选定时点的“样本数”(No. at Risk)(即还剩下多少患者)在48个月点均为0。换言之,没到四年,全不在了。
这也是许多美国晚期癌症病人选择不化疗的主要原因。花银子不说,还把病人及家属折腾够呛,也多活不过几个月,不如和家人快乐渡过最后时光。
细心人可能提出疑问,明明一半人远在那个交叉点之前就没了。你说的那个叫中位数,过时啦。现在用有半数人存活的可能性。详细算法见 http://vassarstats.net/survival.html
有人在想无论如何总能多挺一段时间,也许有新药出来。那么,请看下图:(如图不在了,请连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89700/figure/F1/
从动物实验到批准应用长达七年半,还不算前期药物筛选制备。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如果正在二期临床试验中没有适合你的药剂,就不要再等啦。
好,那么去参加临床试验(Clinic Trial)。一期临试旨在探明对人类的安全剂量。二期重点搞清是否有效及毒副作用。三期进一步探索有效剂量,如何监测控制不良反应,形成完整的医疗方案(Therapy)。四期为上市后监管,如出现安全性问题或药效不达标则立即叫停。一期临试不分组,但因剂量小时间短,患者受益有限。第二三期不确定因素太多,风险较大,而且还不知道被分到那一组。有一半的机会被分到对照组(没用上新药)。申请加入三期临试的患者数往往大大超出样本数,要经过筛选,而且有时限。
官家不能提供有效治疗手段,还有经济窘迫等因素,使得很多人寻求民间疗法(Alternative Treatments)。许多疗法被认为有效,推荐给他人。我也曾考虑过几种:
Gerson Therapy: 是我最先找到的备选疗法,那还没最后确诊。起初看到咖啡灌肠排毒、刺激肝活性,觉得有些道理,于是邮购了一套设备和专用咖啡及专著。细读后发现,除灌肠外,每天要新鲜制做饮用大量的胡萝卜汁,有些用此疗法的人形容自己就是一个人形胡罗卜,呼出的气都是胡萝卜味。把我吓到了,将此疗法做为备选。
Ketogenic Diet(生酮饮食,或酮体疗法:看了朋友推荐的那个德州健身教练的VCR,觉得大有道理。癌细胞只能用糖做能源,从根子断了供济,看它还能活几天。购书,买肥肉、奶油等,按书中推出的食谱吃了三天,坚持不下去了。该疗法也被打入备选。
苦杏仁(Apricot kernel, not Almond): 据说富含B17,后者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但因有人服用过量死亡,B17在美国禁售。苦杏仁可以买到,有人建议以此物代之。于是定购了一磅。在试用前,再次查阅资料,看到苦杏仁含氰化物,多食易中毒。可是吃少了没用,在量的把控上有难度。考虑再三,将此列为极终备选。
另外,还看过自然疗法,水疗,LDN等,众说纷纭,藵贬不一。
后来反复查阅免疫疗法及如何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认为这是一条安全可行之路,于是在化疗开始后逐步实施生活节奏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等一系列举措,前文讲过,不再赘述。
与癌症抗争路途漫漫,尽管我左肺内没有活跃灶,但是还有肿物残留在那里,胸壁上的多处癌性节结不知是否还在(尺寸太小,不足以在PET-CT显示)。还要考虑怎样应对左下肺叶不张,萎缩实体化,长期过量胸水刺激带来的胸膜增后及随之而来的胸廓活动受限等后遗症。
我在自己的路上前行,为其他患友点亮一盏灯火,愿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PS:推荐一首经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fp5Lixx8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