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几多凶险?(下)

成长之路,几多凶险?(下)

阳燕 (北美阳光心晴)

几乎同一时期,另一事件似乎骤然唤醒了我对 ‘死亡’ 的意识:一个本来与我没有太大关系的人(中学校医)去世了, 他那时大概七十来岁,在这个年龄过世本不应让人过分诧异,只因为头一天我看见他和他的孙女乐融融的在校园逗玩,第二天早上上学得到的第一消息就是他去世了。这件事让我猛然惊醒:原来死亡可以如此突然地降临,就在我的周围,毫无征兆,不加商量,不容反抗,不可逆转,抹掉一切的爱恨牵挂。。。 这让我对人生意义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那又是一段漫长的在黑暗中摸索的经历。常常在和别人一起大笑时,突然 ‘空虚’ 像一阵冷风钻进我的心,我的笑嘎然而止。有时候会对朋友说一些让她们奇怪的话:‘我笑,但是我并不高兴’。更多的时候是自己问自己:如果让我成为像爱因斯坦一样伟大的人,我是不是就会彻底高兴了呢?回答是:不会。如果我像XX明星一样漂亮,我就会十分开心了吗?还是不会。这种问题 go on and on, 不管假设自己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聪明漂或者历史上任何杰出伟大的人物,我都觉得我不会完全的快乐,因为, ‘死亡’ 就在那里。

 一路带着这种灰色心境进了大学,一天,同寝室的同学在熄灯卧谈时告诉我们,她的一个高中同学因抑郁症自杀又被救活了,醒来的第一句话是:你们为什么要救我?活着有什么意思?黑暗中,我大气不敢出,惊悚恐惧中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刚被救活的人。幸运的是那时几大报纸因为一封读者来信开始了一场人生意义的大讨论,于是,每天中午一边吃着午饭,一边守着报栏逐条细看各种 ‘意义’ 的提出和争论。 讨论最后当然没有一个公认正确的结论,让我暂时获得一点安抚的说法是:人生的意义不在终点,而在于过程。还好,或多或少得益于这些讨论,我没有在抑郁的情绪里深陷下去。

 

        当人们说起青春年华时,所有的词语都是赞美,网上随便一搜,就是这样的 ‘青春像一首歌。。。 一首诗。。。 又像一幅画。。。’, 多么美好,快乐而无忧啊!如果有忧,那也一定也是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我的青春岁月似乎却是在焦虑,抑郁的轮番夹攻中连滚打爬过来的,不堪回首。现在想,如果当年心理问题是一个大家关注并可以随时公开讨论的话题,我可以通过不同资源获得心理健康的常识,或者一开始我就获得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我的青春岁月会阳光灿烂的多!

 

        几天前和一个朋友谈到多数人都会在一生中经历一种或几种心理疾患。朋友说:不会吧?我周围的人看着都很健康快乐啊!我笑问她:你看我呢?像有心理问题的吗?你,和你最亲密的家人,朋友都很健康吗?朋友无语。

 

下面这些数字或许让我们对心理疾患在亚裔人群中发生的比例有点初步认识 :2012年耶鲁大学的一份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中国留学生中,45%报告了抑郁症状,29%报告了焦虑症状。Asian American Family Services 在2006 年的研究發現,华人移民抑郁发生率为34%。CDC的统计报告中,在15到24岁的青少年女性中,亞裔女性的自杀死亡数上排在第一名。这些数字是否让你触目惊心?

 

        医学发展进步到今天,让天花,麻疹这些曾经夺走最多青少年生命的传染病远离了我们,但我们的人生却并没有从此平安无事,依然凶险四伏,而且极少有人能完全幸免。虽然大多数人最后跌跌撞撞地过来了,却也有不少人,被身边人都看不见的风浪永远地卷走了。。。

 

        应嘉琪博士的挑战:写下自己的故事。回忆过去让人痛苦,几次想要一笔带过,可又想,万一某个地方某个人正处于当年我那个闺蜜一样的状态,从这些文字里看到她/他并不孤独,甚至读到一点希望,鼓起勇气寻求帮助了呢?或者某个妈妈在听到女儿的倾诉时,不再用 ‘小孩子的事,别理她们’ 轻轻打发了呢?挑战发起者嘉琪自然是第一个读者,她说,以前只觉得你想要办视频心理咨询这个网站,现在读完了,更觉得你是从自己人生历练中得到很多体验之后,真心希望这个世界有点不同!

 

是的,创办北美阳光心晴这个网站,是我从自己跟身边人的需要出发,真心希望能够透过这个平台,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提供更多优质的心理健康讯息,也唤起华人对于心理卫生的重视。期盼新的金鸡年,在北美阳光心晴的平台上,我们能够招募到更多专业的华人心理健康工作者,也能够将服务的触角更深入不同的角落。对我个人而言,这也许也是对纠结我许多年的关于 ‘人生意义’ 问题的一个回答。

 

愿每一个生命,健康、快乐!

 
 

所有跟帖: 

我的天,回头望,庆幸爹妈给了自己"傻开心"基因,否则思前想后林黛玉似的,多痛苦。。。。 -爱吃肉的胖子- 给 爱吃肉的胖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1/2017 postreply 19:12:39

话说回来,抑郁不抑郁的,出门运动是必须的。。。 -爱吃肉的胖子- 给 爱吃肉的胖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1/2017 postreply 19:15:08

运动确实有帮助,但基因可不是你能选择的了 -北美阳光心晴- 给 北美阳光心晴 发送悄悄话 (175 bytes) () 02/11/2017 postreply 20:04:22

更多应该是后天的一些事件引发的? -hz82000- 给 hz82000 发送悄悄话 hz8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17 postreply 20:26:19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羽衣甘蓝- 给 羽衣甘蓝 发送悄悄话 羽衣甘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17 postreply 20:51:49

嗯,个性和后天因素是主要的。 -jck66- 给 jck66 发送悄悄话 jck6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17 postreply 04:00:45

谢谢你详细的回忆和成长经历,很有共鸣,我也相信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有迷茫消沉的过程如果有心智好的长辈同学朋友在旁边就容易渡过,否则 -兰竹- 给 兰竹 发送悄悄话 (134 bytes) () 02/12/2017 postreply 08:52:33

谢谢你!心理问题真的是比我们想像的普遍的多,大多数人都选择忍,拖,掩藏,有些人痛苦而不能自拔,甚至选择了放弃生命,尤其在青少年中 -北美阳光心晴- 给 北美阳光心晴 发送悄悄话 (169 bytes) () 02/12/2017 postreply 09:14:14

是的,至少我们可以关注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也希望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做一些切合实际的帮助的工作来为社会作贡献。 -兰竹- 给 兰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2/2017 postreply 09:59:5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