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酸奶的几句话(含Noosa大起底)

回答: 北美最好吃的5大酸奶!Tiger6662016-08-28 05:02:45

关于美国酸奶的几句话(含Noosa大起底)

 (2013-11-03 05:09:08)
标签: 

杂谈

 

(本来只想吐个槽写几句,结果。。。转过来排版还乱七八次,凑合看吧)

 

作为一个non-fat plain yogurt和kefir的拥趸,再加上第一次来美帝就被Yoplait的甜度彻底吓到,也就一直也没怎么在满货架的各式酸奶前驻足过。前一阵和某同学去买酸奶,他几次申明我自己吃的那些简直无法入口,反倒对Yoplait的口感接受度颇高,至于大热了很久的Noosa,更是长途跋涉去到whole foods的动力。我想,他的口味大概代表了很多人吧。挑的时候也就多看了几眼别的,这一看倒还是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 在乳品的问题上,我是打酱油的,也就说说自己的看法,不然要那个传说中的dairy science做什么~ 要看专业评价,这里有个链接,虽然其实我觉得不是很实用...http://blog.renren.com/share/250473638/14257339615

 

1. Yoplait

先来说说这个卖得最广泛、并且几乎是最便宜的酸奶牌子。不过这次来费城之后发现,食品行业的区域性实在太强了,这里占满货架的并不是Yoplait,而是一个叫做La Yogurt的牌子,但除了口味品种各有特点之外,从包装、配料、产品线到口感几乎和Yoplait一样。所以也就不单独列出了。

总结一下:口味特别特别多,从最原始的草莓、柠檬、黄桃什么,到之后各种莓、各种水果、甚至不知所云的甜点味道,总之选择很多。产品种类也特别特别多,从最原始的Original到Light, Thick & Creamy, Whips等等,总是还是选择很多。至于Greek Yogurt和Frozen Yogurt之类就暂时不参与讨论了。看似数不清的选择之下,最大的特点,应该说就是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糖和香精色素的添加(我不想用这个看似 很贬义的词,但是实在没想出color & flavor additives的中性翻译),导致最后根本没有什么酸奶味道。

对了,一般来说,做原味酸奶的原料乳质量都会高于调味酸奶。看了看Yoplait的标签,从配料和蛋白含量来看,原料奶浓度真是低得可以(之后详细讲)。

最后,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美帝的酸奶真的很极端啊,要不就是不加一点糖的Plain,对很多人来说酸得难以接受,要不就是这样甜到发指。大概在这两者之间,更多人还是会倾向于后者吧。

 

2. Noosa

接着来说说这个堪称一时风靡的Noosa。很奇怪为什么一直没有进大型超市,不知道是因为产量限制呢还是价格因素。

说到Noosa,单说“好吃”总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家里问了问、又去网上搜了搜评价,“醇厚”“浓郁”“奶味重”“不酸不甜”还有“像小时候喝的”。嗯,评价真高。

但其实看看标签,就知道真没什么神秘的。

以Noosa Honey为例 (排除果酱成分对标签信息的干扰):

Ingredients:Grade A Pasteurized Milk, Grade A Cream, Grade A Skim Milk, Cane Sugar, Honey,Grade A Milk Protein, Kosher Gelatin, Organic Agar, Pectin, Live Active Cultures: S. Thermophilus, L. Bulgaricus, L. Acidophilus, Bifidus, and L. Casei.、

红色部分:Cream相当于多加了脂肪,而Milk Protein相当于又加了更多的蛋白质。而这两个成分,正是“醇厚”“浓郁”和“奶味重”的根本原因:蛋白质越高的酸奶凝固性越好,而乳脂是“奶味”的来源(类比喝着像水的fat free milk以及奶味相对重的whole milk)。

蓝色部分:gelatin, agar, pectin分别是明胶、琼脂和果胶,名字不同, 但作用都是一样——增稠剂,保证运输过程中不碎裂、并且防止乳清析出。这些增稠剂进一步保证了质地结构的“浓郁”。

至于“不酸不甜”,这就得拜研发过程当中的配方制定所赐了。不酸,应该是几个菌种配比合适以及发酵时间和条件控制比较好,而不甜么,基本上也就是少加点糖的事情。

对了,还有一句“像小时候喝的”。念旧这件事情,总是不该多说什么的。不过,还有人记得那种最原始的玻璃瓶装凝固型酸奶,拿回家的路上就会在瓶子里裂成几大块,而且用管子就能很轻松地吸出来吗?那时候酸奶的口感和质地,和Noosa还是比不了的。

这里有个链接,对酸奶口感什么的说得更纤细:http://www.cqn.com.cn/news/xfzn/759026.html

至于我个人对Noosa的态度呢?平常心吧。无论是配方还是品质,都没有那么神奇,但的确吃着还不错。所以如果觉得好吃,而且能接受普通酸奶两倍多的价格,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美国酸奶的几句话(含Noosa大起底)

不过,有一点还是要提醒一下,别忘了看一眼热量表:

一盒8oz,300 calories. 好口味总是有代价的。

 

3. Fat Free / Light

某同学突然有一天和我说,他要减肥,酸奶热量高,所以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嗯,很好,看来,我已经教会了他看nutrition label。

Yoplait Original糖太多,Noosa脂肪太高,于是热量的确是个问题;但热量最低的non-fat plain又太酸.....还好很多厂家都发现了这个商机,于是推出所谓的“Fat Free"或者“Light”系列,并且把热量很自豪地写在了标签的正面(见下图粉色圈内)。很好,6oz, 80 calories,的确低了很多。。。等等!为什么同样脱脂、并且还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没有加的Dannon plain,6oz也有80千卡呢?  

看标签。同样,为了防止水果果肉成分的干扰,买了香草味来作比较。

 

关于美国酸奶的几句话(含Noosa大起底)关于美国酸奶的几句话(含Noosa大起底)

脱脂,脂肪含量0,没问题;碳水化合物,light总量略高于plain,不过含糖量居然还低于无添加糖的plain,奇怪(注:那一部分不是糖的碳水化合物应该主要是改性淀粉,充当增稠剂);蛋白质,plain有8g,light只有5g,差了好多;至于钙含量也是一个20% DV,一个30% DV。。。

那就看看Ingredients吧。

Milk vs Milk,没问题。Light里的第二个...Water??你耍我啊..........................

原来就是用水把原料乳冲稀了,难怪蛋白含量低,钙含量低,糖含量也低.....顺便提一下刚才为什么说Yoplait的原料乳浓度很低:ingredient里连water都没有,蛋白质含量已经是5g了。

当然话说回来,也不是说这个light系列不好什么的。脱脂、用甜度更高的果糖代替蔗糖以减少添加糖量、增稠剂使用保证减少蛋白和脂肪而不显著影响产品质地和口感等等,这些都算是很有意义的发展了。不过,也得吃个明白:说到底,所谓light,只是加了水,再用了其他技术,让你不知不觉少吃了。还是那句话,平常心,没那么神奇。

最后提一下关于糖的问题:

或许有人奇怪,为什么non-fat plain里除了牛奶和果胶别的都没有加,却有12g的糖含量。这是牛奶里天然含有的乳糖,并不是添加的。下图中的1% Milk纯牛奶里同样有不低的糖含量,也是为什么有人喝牛奶拉肚子的原因——乳糖不耐。酸奶经过发酵,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对于乳糖不耐的人来说,就会适应很多。

关于美国酸奶的几句话(含Noosa大起底)

再顺便说一个事情:

有人问我,为什么Lactaid的lactose free milk喝着特别甜。这个也不是因为加了糖,更不是因为这种牛奶质量特别好,而是乳糖(相对甜度~0.20)分解为一个葡萄糖(~0.75)和一个半乳糖(~0.35),总甜度增大了,所以喝着感觉甜,但是热量和营养什么基本没太大变化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