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个不会指挥的妈!

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个不会指挥的妈!

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个不会指挥的妈!

文 | 罗玲

 

下面的事情在你家发生过么?

一家人都收拾好了准备出门,你着急的不停催,孩子却还在慢吞吞系鞋带;你让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箱,半个小时过后,地上还是一团糟;带孩子去商城,你在买东西,千叮咛万嘱咐孩子一定要跟紧你,不要乱跑,谁知一转头,人没影儿了……

为什么你已经说了800遍,孩子却还是听不见,喊不动呢?真的是没听到吗?童妈告诉你:你家孩子这只是无动于衷而已!对于这种行为,家长要格外重视,看儿童教育专家罗玲老师给我们提供的一些解决之道吧!

 

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个不会指挥的妈!

不随意打扰

家长要知道该何时叫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做什么,尽量不随意打扰,尽量在孩子活动间隙时和他沟通。并且要用适当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你,这时和他讲。否则,很多时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会没听见你的话。

 

 

少唠叨

家长话太密,就等于把自己的话变成白色噪音,适合哄睡觉用,不适合让话进入孩子的脑子。所以平时少说,有重要情况,谈一次话,完整透彻地解决。

 

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的指令,必须让他知道你希望他此刻具体做什么,比如,不说“你应该整洁一些”,而说:“现在把自己的桌面收拾一下,然后我们好做手工。”指令不要是抱怨、指责、数落,不带负面情绪。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是在被别人指责批评时,他一定更加不会愿意去听从的;因为他的心理能量此刻都用在“防御”你的“攻击”上了。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

有时,您需要在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以确认他真的听到并理解。常常,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并非他成心在抵抗,只是因为他年龄小,听知觉能力还比较弱;他的大脑还不能很好地加工处理听到的信息,就是说,他的确“听”到这些声音了,但他的大脑并未真的理解并记住你的具体指令。

 

家长要孩子确认,有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然后我们做调整,把我们的指令变得更加具体、清晰、简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指令的复杂程度,锻炼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耐心等待反馈

下指令后,给孩子一些时间。很多家长的做法是,看到孩子没有即刻反应,马上发出第二道令箭,然后一道紧似一道,火力迅速升级,不一会儿就硝烟弥漫。给完指令,你要在心里至少数到10 ,这时细心观察,找到问题所在。现在,当我喊女儿做某事时,她常常加快节奏嘴里喊着:“好了好了,马上马上!”这时我会稍微等待。

 

孩子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

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

有时我说完,稍微等待后,女儿仍然没有去做,我会走到她面前,说:“我知道你喜欢做……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玩这个,我们必须停下来,马上穿衣出门,才能按时赶到,你清楚了吗?”如果她点头,我就离开,做我的准备,同时等待。

 

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这就是他们磨蹭的根本原因。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最有效的办法,是你要把当前的情况和孩子解释清楚,帮他们从当下跳出来,看到整个情势,然后交给他,让他学着去抓紧。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促进了孩子大脑的整合发展,帮他们提高了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这些能力,在今后孩子的学业、工作中,都至关重要。

教孩子换位思考

必要时,和孩子讨论:当你喊妈妈时,如果妈妈不回应,你是什么感觉?当你喊小朋友时,如果对方没搭理你,你怎么想?当你有问题喊老师时,如果老师没反应,你觉得怎样?告诉他,回复别人的话,是最基本的礼节,是对别人的尊重。比如别人给你东西,如果拒绝,也要说“谢谢,我不要”,不能置之不理。生活中有一个潜规则是: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个不会指挥的妈!

 

最后讲一个小事。一天,我的孩子和外婆去小区广场玩。天已黑,广场有一个大队伍正在转着圈跳广场舞,附近没几个孩子。我女儿发现队伍里有个四岁的小女孩,于是跑过去要和她一起玩。那女孩的家长或许不想离开队伍,就不让自己孩子出来玩。我女儿有点不甘心,在旁边继续游说。结果她俩就把跳舞的队伍给挡住了。外婆在一边着急,喊我女儿,可孩子不听,不离开。回来后外婆说孩子不听话。

 

我一问,知道了这过程。过一会儿,我抱着孩子和她亲昵,又搓后背又挠痒。逗笑过后,我说:

 

“和你讲个事,在外面,家里人要求你做什么,你要相信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刚才,你没发现自己挡住队伍了,外婆远远地看见了。你当时如果不理解为什么,可以过来问大人。你也可以把你的理由讲清楚,但不可以不理睬、不沟通,记住没?如果你过来和大人讲讲你的想法,说不定我们能想出其他好办法来。”孩子点头说好。

 

 

 


文章丨摘自罗玲新作《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紫图图书出品。

转自:http://www.zhaibian.com/lama/201605/9051.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好象不太合适本坛,不过既然大家都在说孩子的事,就凑个热闹。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181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0:32:11

其实,母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自己找个好丈夫,从基因到容貌,给未出生的孩子好基因。。 -爱吃肉的胖子- 给 爱吃肉的胖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1:36:15

否则,基因不好的熊孩子,神仙都管不好。 -爱吃肉的胖子- 给 爱吃肉的胖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1:37:13

基因,是否还有可能和人的前世因果有关联?我本人觉得不一定100%生物关联 -Gbdjw- 给 Gbdj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1:39:15

龙生龙凤生凤,妥妥的真理。我老爸教了一辈子书,阅人无数,说,人真不是教出来的。。 -爱吃肉的胖子- 给 爱吃肉的胖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1:44:24

兄弟姐妹差异很大,如何解释?都是龙凤生的。 看了不少因果书,觉得人的前世因果可能是人生复杂轨迹中的一个答案之一 -Gbdjw- 给 Gbdj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1:53:26

那2孩子在冥冥之中等待命中的贵人,你姑妈。 -Gbdjw- 给 Gbdj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2:26:08

这俩孩子一家人吧?基因都不错,好孩子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2:37:57

长相皮肤可能难看点吧,要不怎么没人要。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如果一个环境长大长相分布其实差不多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158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3:32:38

是。情商高会教育的家长和老师绝对make difference -viewfinder- 给 viewfinder 发送悄悄话 viewfinde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2:42:40

读过一份英国的关于人的情商智商究竟说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研究,研究对象是被收养的孩子,而且收养家庭有自己血缘孩子 -Gbdjw- 给 Gbdjw 发送悄悄话 (324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3:01:28

对的,父母其实陪伴就可以了,最终还是先天因素取胜。人最终都归于自己本心,没法改变 -绿豆豆1- 给 绿豆豆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3:12:59

我认识一人从小很悲惨,没有父母教育,长大从哈佛法学院毕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服务于社会,我特别尊敬他。 -绿豆豆1- 给 绿豆豆1 发送悄悄话 (137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3:27:44

这个是特例 -hz82000- 给 hz82000 发送悄悄话 hz8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5:02:02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绿豆豆1- 给 绿豆豆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5:05:46

有这样的,这种人在哪种环境都能成才。天生条件普通的孩子,如果家长会因材施教的话,还是能好很多的。 -viewfinder- 给 viewfinder 发送悄悄话 viewfinde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6:06:26

可是孩子很可能象自己啊?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2:36:21

这几年我自己读了很多心理学哲学的书,觉得为人父母很不容易,有天性的爱有时是不够的。 -usinca- 给 usinca 发送悄悄话 usinc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2:55:55

看来我也要去读些心理学教育方面的书,有没有相关的知识真是不一样。 -羽衣甘蓝- 给 羽衣甘蓝 发送悄悄话 羽衣甘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7:59:39

谢谢这篇文章,写的很好,父母要掌握跟孩子沟通的规律。也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跟孩子交流。 -羽衣甘蓝- 给 羽衣甘蓝 发送悄悄话 羽衣甘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7:56:28

一母所生几个孩子,照样天差地别。父母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基因的作用不可否认。 -晓雨1- 给 晓雨1 发送悄悄话 晓雨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9:20:03

天性是最关键的。 -beijing1955- 给 beijing195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9/2016 postreply 12:15: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