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也:匹夫无罪,怀壁其罪——为石应康院长而作

贾也:匹夫无罪,怀壁其罪——为石应康院长而作

  

  导语:匹夫无罪,怀壁其罪
  听闻石应康跳楼之后,有不少读者来问我能不能发表一下看法。我只是个观时事、读旧史的书生罢了。我以“大历史观”来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历史与时事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可能就是历史的宿命,从大明朝的能臣胡宪宗到共和国的良医石应康,从文革时期的父亲石美森到改开时期的儿子石应康,都演绎了“匹夫无罪,怀壁其罪”的故事。

  石应康死了,身后是一个巨无霸的华西,如同一个神话的终结,对于很多华西人而言,石应康几乎就是神,有人爱之,有人恨之,却没有人能够无视他。
  所谓成为华西,败也华西,石应康死于他做大的华西医院。
   华西背景无比特殊,内斗极其激烈,放眼全国医院,估计找不到第二家。华西医院原本是卫生部直属医院,后划给西川大学,但由于石应康本人是亲卫生部系统 的,加上卫生部后面又不愿放权,作为川大手上最大的王牌,想插手太久了,等了太久,牌在手中不能打是啥感觉,这绝对让四川大学如鲠在喉。而作为庞然大物的 华西医院,基建、设备、药物等采购,哪个不是其他人的眼中的肥肉,觊觎的人太多了,斗争绝对是波涛汹涌。正因为如此,四川大学一直想管又管不着,对石应康 早已衔恨次骨。
   这也就是2005年四川大学想撤换院长及离任审计收尾之后,直接丢举报信的缘故。前者是想强行换掉刺头好管华西,后者是想发泄十多年的怨气,招招露杀 机,已经到了非置石应康死地不可。据说,反倒是会计事务所作为一个外部机构夹在中间挺尴尬的,左右不是人,举报信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因为举报信直接给 石应康挂上了“康师傅”的专家门诊了——这才是真正的索命符!
  为何非要整死石应康呢?一言蔽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年他走上这条遍布荆棘的道路,就注定了今天王位带来的无尽反噬!
   说来说去,华西医院是块大肥肉,垂涎的人太多,石应康能够“稳坐金鞍调白羽”怀璧20年。20年间的明争暗斗,石应康怎么可能单纯地靠医术就能坐得过来 的?必然是得到高层政治力量的庇佑。也正因为有这20年,石应康发挥其天才能力建立起华西大业,期间各种阻击都能抵挡和反击,以“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 日不拱卒”的姿态,立身如磐石,将一个岌岌可危的中上游老牌医院,发展到如今全国顶尖,综合第二,科技影响力第一,四川作为一个不发达的西部省份,却拥有 了水平与北京上海相当的医疗资源。
  但也正是20年,一心想成其大的石应康在这样的体制之下,面临日流水数以亿元起步,着力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必然地需要数量庞大的资金和权力运作,他虽然怀揣医学宏伟梦想,但在当前的大染缸里,也绝对不可能一清二白的。
   据说会计事务所在石应康离任审计的时候曾捅出一个大漏洞,涉及金额百亿,而石应康查个人账户里面超过10亿。应该说来,石应康并非利欲熏心之徒,他的野 心之所在就是华西医院,因而公与私早已含混不清了。就像大明朝的吴宪宗和张居正,他们并非利欲熏心,而怀揣着家国梦想,但是他们免不了一样的清算下场,而 像海瑞的清官那是麟角凤毛,屈指可数甚至是独一无二。历史的荒诞之处,如同海瑞这样的官员也往往悲催地成为政治斗争的棋子,也徒徒成为悲剧,或者说在权力场里,谁都可能成为悲剧!
   游走于权力场,事情总会发生变化的。原有政治靠山倒台了,树倒猢狲散,没撇清关系的,难免被树压着,难逃清算的厄运。石应康与“李拆城”,以及李拆城的 故主“康师傅”的关系,早已不是秘密的秘密了。自从“李拆城”落马之后,一直想整他的人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对于行政级别不高便是财政权力不小的官员政 治不正确,站错队绝对是致命伤!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石应康的故事再次重演了胡宗宪的故事。
   众所周知,胡宗宪的从政经验和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正得以重用,却是得益于严嵩义子赵文华的举荐,从而得到权倾朝野的严嵩的赏识。他官至直浙总督, 最终平息困扰明王朝多年的倭患,建立不世之功勋。但自“严党”倒台之后,政敌们要一一清算严党了,他们手中的“黑名单”里,特别招惹人眼的胡宗宪赫然在 列,已经注定他逃不脱清算的命运。胡宗宪绝对算是聪明人,审时度势,主动告退,避开纷争。但“树欲静风不止”,政敌们岂能善罢干休,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 不把你往整死才是最终目的,逃过一次,不可能逃过一辈子,最终一代抗倭名臣只有选择自杀了事,留下一句“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回到石应康,“康师傅”倒台、“李拆城”清算之后,也难免成为众矢之的,似乎也就是胡宗宪的下场。石应康的对手们根本不顾他做了多少贡献,甚至也不在乎你屁股干不干净,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你站错了队,你必须得清洗!
  事已至此,谈什么“苟利国家生死与,岂因福祸趋避之”,谈什么“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任何辩白都已苍白,无论如何都难免一死,不死也只有“百感交集,只剩余生”的生不如死的下场,不如以清净之身早走,纵身一跃成千古,在地府里眼看这些人慢慢地作死……
  至于身后名,这片连天涯海角石都不干净的土地,谁能逃得了污损?甚至可以这么说,在如此恶劣的政治生态下,台上的只会更污更狠!是的,现在只不过上演《权力的游戏》之《群鸦的盛宴》季,没有变好,只有变坏,乱哄哄一片。
  诚如石应康女儿石运莹感慨其父:“勤勤恳恳为华西奉献二十年,换来的是这样的结局,不得不说社会的悲哀,制度的悲哀。”
  体制的悲哀真正在于,无论你是多么优秀,多么聪明的玩家,只要这个规则是坏的,无论你玩得怎么好,这个好比是非题,回答不管多么才华横溢,多么洋洋洒洒,立场错误,全部零分,那么你只能一个坏的结局。能臣吴宗宪如此,良医石应康亦如此,大明朝如此,共和国亦如此。
  更令人感到悲剧的,不仅从历史上的胡宗宪身上找到了石应康的归宿,而且从他父亲石美森身上找到了石应康的归宿!
   他父亲石美森以前是著名儿童医院创始人兼首任院长,非常好的人,儿科专家;他妈妈是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头盆不称难产学说的开创者。他父亲石美森一辈子兢 兢业业,对工作对学习对同事都是非常好的,文革要批斗他,他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上吊自杀了,事后人家还说他胆小,面子薄,如果还死赖着也就没有事。后 来,石应康下乡当知青,回城后在工作劳动,再后来读书,再后来……赴美国学习,学成归国,华西第二次创业……结果父子俩都没有逃出同样自杀的厄运。正因为 如此,有人才说,莎士比亚也写不出如此悲剧!
   如今中国的医疗界,可谓云愁雾惨,从山东假疫苗事件,到陕西魏则西事件,再到广东陈仲伟事件,再到四川石应康事件,各种事件,接踵而至,风声鹤唳,不寒 而栗。能够留下来的,或许都是“生于不义,死于耻辱”的人,体制一开始就错了,再努力也不过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借用石运莹的一句话,制度的悲哀而 已。身在这个位置,很多事情实在是身不由己!

所有跟帖: 

大明朝有个吴宗宪,是抗倭名将,同时是严嵩的门生。不是吴宪宗。 -越王- 给 越王 发送悄悄话 越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16 postreply 22:27:42

typo -career- 给 care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4/2016 postreply 23:05:02

几天前读过这篇文章.整个周末,华西人都在谈论这个事件,更新一下 -Lilac2003- 给 Lilac2003 发送悄悄话 Lilac2003 的博客首页 (2447 bytes) () 05/16/2016 postreply 06:50:42

Thanks. Please check your QQH. -career- 给 care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6/2016 postreply 22:55: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