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平均寿命的说明
||
第一次听说中国古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五岁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统计肯定是有问题的,有官方宣传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嫌疑。因为任何一个我脑子里知道姓名的古人,寿命都远不止三四十岁,比如嬴政、刘彻、司马迁、曹操、诸葛亮、李白、杜甫、张衡、玄烨、曹雪芹……
后来,我认为中国古人的平均寿命三十五岁,是有吹嘘的可能。
既然说的是平均寿命,那统计的对象自然应该是某一个时期所有出生的人,无论身份怎样。而我第一段里面所提到的人,没有一个是默默无闻的凡人,更没有夭折的婴儿。、
中国古代的人多如牛毛,但历史有所记载的人不及万分之一,那些在历史上不管以任何方式能留名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要不有丰功伟绩,要不才华横溢。所有这些特点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活的时间足够长,有机会体现出他的价值。
比如古代有一万个小孩,他们都立志要做书法家,但他们之中有这种潜质的人不过有十人,但古代每个人能活到六十岁以上的概率不超过一成。这十个人之中,有五人没能成年就夭折,他们是在小范围内引起轰动的机会都没有,另有四人最多活到四十,他们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才能,但不可能在历史留名,尤其是让我这个孤陋寡闻的人知道。剩下的那一个,他活到了六十多,他功成名就了,我知道他。他的寿命就成了书法家们的平均寿命。但是他为什么能够活到六十岁,只是由于十分之一的概率落到了他的头上,与自己没有关系。
书法家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中国的任何行业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他们的寿命都不低。诗人们:杜甫、王安石等;科学家们:张衡、宋应星等;将军们:关羽、张飞等;开国皇帝们:刘邦、朱元璋们……更有意思的是,我刚刚查了中国最有名的有生卒年的十大太监,他们是我所知道平均寿命最高的一帮人,达到了67岁,其中四人还是被处死的。《文化中医》的那作者,你有兴趣研究一下他们的养生之道吗?
那么我们到底怎样知道古人的真实的平均寿命?我想,通过大量详细的地方志或者家谱,是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数字的,不过我现在自然是不可能得到这些东西的。我所统计的是古代帝王的子女们的平均寿命。选他们有以下理由:他们是名人之后,即使他们对历史没有任何贡献,史书上也可能有他们的生卒年月;他们不会被饿死,避免有些人在这方面挑刺;他们起码能得到二流以上水平中医的治疗。以他们代表中国古人的平均寿命上限,没有问题。
我在这里的统计中已经排除了死于非命的皇子们。我本人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花太多的功夫,所以只是查看了历史上子女较多的几个皇帝。他们是:曹操,唐玄宗,朱元璋,康熙,乾隆。他们有的子女有两百多,但有生卒年月的只有一百来个,这些人的平均寿命只是三十多点,绝对达不到三十五,公主们的寿命好像是比皇子们更低一点。(我没有一个个相加相除,是估算。那些没有生卒年月的,平均寿命肯定更低。)
在《读“文化中医”有感》里面我提到了皇帝们的平均寿命39是不可能被当做中国古人平均寿命的,原因皇帝们即位时的平均寿命可能已经十几岁了,当时当时挑皇帝的时候还尽量是找大的,找健康的。今天我无意中发现网上竟然有中国古代“即位时寿命小于十岁的皇帝”的统计。我对他们的生卒年月意义查了查,有统计意义的有二十二人,平均寿命:22.5,八岁即位的康熙一人就把这些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了两岁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92622-70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