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毒致婴儿患“小头症” 巴西20万部队杀蚊灭毒(组图)

本帖于 2016-01-26 13:06:1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_wanghai_2017 编辑

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由蚊子叮咬而传播的,正在巴西引发疫情,有蔓延全球之势,这是一种可能诱发新生儿先天性小头畸形症的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今日(1月25日)发出警告,寨卡病毒已散播至整个美洲,只有加拿大及智利暂时幸免,情况令人担忧,一些国家甚至向女性发出了避孕警告。图为当地时间2016年1月25日,哥伦比亚库库塔,怀孕的Zika病毒患者前往Erasmo Meoz大学医院就诊。


寨卡病毒最早于1940年代在非洲被发现,此后也传播到东南亚、太平洋岛国和美洲地区。由于传播该病毒的伊蚊(又名黑斑蚊,是一种蚊科库蚊亚科伊蚊属昆虫,伊蚊属蚊虫通称伊蚊,分布全世界——观察者网注)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病毒的爆发很可能会传播到更多国家。


与埃博拉病毒一样,寨卡病毒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如发烧、皮疹、关节疼痛和结膜炎(红眼)等,症状通常不到一周即可消失。其病情通常较温和,征状可持续数日至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



图为患“小头畸形症”的婴儿。


据悉,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以及牙买加诸国建议民众在Zika病毒流行期间避免怀孕,因该病毒可致新生儿患小头畸形症。


据悉,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以及牙买加诸国建议民众在Zika病毒流行期间避免怀孕,因该病毒可致新生儿患小头畸形症。


当地时间2016年1月25日、26日,巴西里约,巴西动员超过20万人部队挨家挨户喷洒药水,抗击携带Zika病毒的蚊子。


据悉,由于怀疑当前在多国传播的Zika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婴儿畸形并留下后遗症,美国已发布旅行警报,建议孕妇避免前往报告有Zika病毒案例的地区。图为巴西工作人员喷洒化学药水抗击Zika病毒。


图为巴西工作人员喷洒化学药水抗击Zika病毒。


 
早前美国疾控中心发布旅行警报,建议孕妇推迟前往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等国家和地区。图为巴西工作人员喷洒化学药水抗击Zika病毒。


据悉,Zika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被感染后的常见征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图为巴西工作人员喷洒化学药水抗击Zika病毒。


来自全球的调查人员正在调查Zika病毒与出现在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之间的联系。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中,数以千计当地出生的婴儿头部大小不正常。图为巴西工作人员喷洒化学药水抗击Zika病毒。

所有跟帖: 

中国有特效药: 三鹿奶粉 -oldbridge- 给 oldbridg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6/2016 postreply 13:19:49

hahaha.....:)) -夏日怡心- 给 夏日怡心 发送悄悄话 夏日怡心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6/2016 postreply 18:17:26

雾霾效果更好, 伊蚊也被毒死直接从根源上杜绝传播媒介源头。 -你哥哥- 给 你哥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6/2016 postreply 13:27:02

一楼高明!三鹿奶粉把娃儿的头吃大,这蚊子把娃儿头叮小,一正一负,正... -nanxun_- 给 nanxun_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6/2016 postreply 14:33: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