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治疗白血病,可信度?

来源: chinomango 2015-03-16 14:49: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479 bytes)

以毒攻毒,砒霜“凋亡”白血病

                             澜涛

    砒霜的毒性世人皆知,0.02毫克的砒霜就足以致人死命。2005年4月,一名19岁的白血病患者因为病情复发产生抗药性后,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求治,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奇迹般的生龙活虎起来。当他得知,让他“起死回生”的药物居然是“砒霜”后,惊叹不已……

 

青年突然发病,生死关头要以命实验

 

    2005年4月10日,19岁的彭宇突然发烧不退,并出现头晕、恶心、身体无力等症状。这让彭宇的父亲彭绍民十分恐慌,他急忙带儿子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他的不详预感得到了证实:彭宇的白血病复发了。

    还是2004年11月时,彭宇因为突然身体不适住进了当地的一家医院,被确诊为M3型白血病。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以某种白细胞恶性增生为特征的造血系 统肿瘤性疾病,是十大高发性恶性肿瘤之一。而M3型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各类型白血病中最凶险的一种,它来势凶猛、病情凶险、病程短暂、易出 血、易感染、化疗效果不满意、死亡率非常高。面对奄奄一息,生命随时都可以被白血病病魔夺走的彭宇,医院及时展开了救治。经过一个疗程近一个月的治疗后, 彭宇的病情终于得到缓解,出院回到家中。

    彭宇1986年出生于上海,是家中的独子。从小,父母就对他寄予了浓重的希望。他的生病让他的父亲彭绍民几乎一夜之间就霜白了头发。他的健康出院不仅让他 十分喜悦,也让他的父母十分宽慰。他以为,命运在经过这一次沉重的打击和考验后,将会应来春暖花开的美丽,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白血病复发。

    面对病情复发的彭宇,彭绍民万般忐忑又万般焦急,他恳请着医生能尽力挽救彭宇的生命,但医生却无奈的摇着头,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对我们上次救治他时使 用的维甲酸产生了抗药性。这一次,我们没有办法……”彭绍民无法眼睁睁的看着儿子就这样任由病魔折磨,夺走生命。他询问医生哪里能够救治彭宇。在他的苦苦 追问下,医生说道:“听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M3型白血病的方法和我们不同,你可以去咨询一下。”彭绍民立刻想到,自己的大学同学周晋目前正 就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他急忙带着彭宇赶到哈医大一院。

    2005年4月12日,在对彭宇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经检查后,周晋发现,白血病复发的彭宇已经出现了发热、呼吸困难、水肿、心包及胸腔积液等典型的维甲酸治 疗综合症。面对身体素质、体能及抵抗力都降低到十分低下的彭宇,周晋无奈的摇着头。彭绍民抓握住他的双手,恳求着:“老同学,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你一定要 想想办法啊!”彭绍民的急切和期望让周晋一时间无所适从,他突然想到自己正进行着的课题研究,喃喃而语的说道:“我现在正在研究一种新的治疗M3型白血病 的方法,可是,目前还没有进行过临床实验……”听了周晋的话,彭绍民迫不及待的咨询起周晋所研究的课题的详细内容,以及研究目前取得的进展。当他得知周晋 的研究已经完成了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效果不错,因为一直没有合适的患者而迟迟未能进行临床实验后,立刻对周晋说道:“你就在彭宇身上试一试吧……”

    周晋1958年出生于江苏。1999年获得了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血液科博士后学位后,周晋应邀走进美国。2000年4月,在哈佛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后, 周晋拒绝了多家国外医疗机构的邀请,毅然回到中国,走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他渴望用自己的所学、心血和智慧推进祖国医学前进的脚步,将 更多的病患拯救出病魔和死神的魔爪。刚到医院的第二天,一名刚刚16岁的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因为在治疗中诱发高白细胞血症,不治身亡。虽然见惯了病魔下 生命阴阳轮转的无奈,但作为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的周晋仍旧心绪难平,他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为自己确定了第一个科研课题:攻克治疗M3型 急性白血病患者时极易出现的高白细胞血症。

    高白细胞血症是指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超过100×109 /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达数万、甚至数十万),由于白细胞“恶性增生”进而影响血液流变学参数(粘滞度增加、流速减慢等),在某些微小血管形成瘤细胞淤 积、“瘤栓”。当多个小“瘤栓”发生在肺部时,就会导致一定数量的肺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肺血管床减少、肺组织缺血缺氧、肺组织损伤、肺动脉高压等一系 列变化,造成微循环障碍,导致脑、肺等主要器官损害,发生脑出血、脑梗塞、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致使很多白血病患者因此毙命。

    2005年春,经过一系列相关的肿瘤细胞株及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实验,原子荧光技术、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对不 同给药方式干预下细胞内外的砷浓度、细胞分化/凋亡比率、心肌细胞膜电流、胞浆钙浓度变化和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的某些酶系的深入研究,周晋终于掌握了运 用砒霜治疗M3型白血病、解决高白细胞白血症的方法,实验进入了关键的临床实验阶段。然而,因为苦于没有合作的患者,实验陷入了僵局。如今,面对老同学的 恳求,周晋犹豫着。虽然周晋十分急切的渴望着临床实验的展开,以便让自己的这项实验得到检验后,让其早日造福人类,但考虑到一切都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新治疗 方法极有可能存在着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而老同学又只有这一个孩子,他摇头拒绝着。彭绍民看出了他的顾虑,用手拍着胸脯说道:“我也是搞学术研究的,我懂 得这其中存在的风险性。我更知道医学研究和进步是离不开在人身上实验的。你就放手做吧,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都能接受。”周晋被彭绍民感动着,但他仍旧十分 谨慎的表示需要征求一下彭宇的意见,周晋详细的向彭宇介绍着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现状,介绍着希望和危险。

 

以毒攻毒,“继承粉末”决杀血癌后再遇国际难题

 

    在治疗M3型急性白血病方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着独创的、领先于世界的亚砷酸(砒霜的主要成分)治疗方法,这个药方得益于一个民间验方。

    1971年,黑龙江省林甸县的一位民间老中医用砒霜、轻粉、蟾酥等成分组成了一民间验方,给人治疗淋巴结核,一位下乡的药师后将此药改成针剂,并被林甸县 民主公社卫生院应用治疗癌症,一些大肠癌、肝癌、食道癌等癌症患者经使用此验方治疗后,病情都不同程度得到一定缓解。1972年,黑龙江省卫生厅肿瘤办公 室专家寻访组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后做出决定,将这一药物向全省推广。但此后因为此药物毒性太大,很少有医生敢用,慢慢地被人们遗忘了。哈尔滨市医科大学附属 第一医院却一直坚持着对此药物的研究。经过反复实验,研究人员发现蟾酥在注射后有迅速升压作用,病人常常因为血压突然升高而产生难以忍受的头痛,因此将蟾 酥去除掉;之后,研究人员又发现轻粉因为对肾脏功能有影响,又将轻粉除去……最后,只剩存砒霜后,疗效并未减弱。研究人员考虑到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 砷,便研制了用化学纯三氧化二砷精致而成的亚砷酸注射液。通过多例临床实验证明,亚砷酸注射液在治疗M3型急性白血病方面有着极其显著的疗效。1996 年,美国的血液病年会上,当哈医大一院的专家将这一研究成功公布后,国外医学界十分震惊,各国学者纷纷表示这是一次伟大的发现。1999年7月,哈医大一 院又完成了由肌肉注射改为静脉注射的研制,给药途径的又一次跨越,再一次让世界医学界震惊。但临床治疗显示,虽然亚砷酸治疗M3型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为 90.2%,大大超过了国外各种化疗方案70%的完全缓解率,以及国内应用维甲酸治疗85%的完全缓解率,可一个致命的难题也困惑着科研人员们:亚砷酸在 治疗M3型白血病时,仍旧无法解决极容易致使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高白细胞血症。周晋回国来到哈医大一院后,便把自己的研究目标定位在这一世界医学难题上。

    很快,周晋在研究中发现,亚砷酸治疗M3型白血病的机理与维甲酸的不同是,它不仅对癌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因亚砷酸能够影响白细胞的蛋白,受影响的蛋白可以阻碍白细胞的生长,能够使不正常的白细胞萎缩、凋亡。

    “凋亡”也叫程序化死亡。每一个细胞都不是永存的,它有生也有死,死亡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坏死”,这是病理性死亡;另一种是“凋亡”,凋亡是细胞主动性、生理性死亡。如果因某种原因细胞不能进入生理性死亡,也就是不能凋亡,那么细胞就会过盛增生。

    药理性虽然清楚,但周晋发现,亚砷酸输液在常规静点2小时后,血浆里的药物会达到浓度高峰,超过引起凋亡浓度数倍,因为白细胞凋亡过多,常常会导致人体丧 失抗感染能力而引发生命危险;而常规静点大约8小时后,血浆里的药物浓度又会下降到凋亡浓度之下,细胞开始成基数的分化,高白细胞血症反应开始发生:疯狂 分化增多的白细胞肆无忌惮的破坏毛细血管、内壁细胞,进而破坏人体的凝血机制,导致人体大量出血;同时,大量增多的白细胞也会出现淤滞,影响气体交换,导 致人体氧气不够用……种种高白细胞血症反应都可能瞬间让患者毙命。如何“恰倒好处”的凋亡不正常的白细胞成为攻克高白细胞血症的关键,成为能否创过“鬼门 关”的关键。

    2001年4月26日,大量、反复的试管实验之后,实验转向动物实验。

    周晋将60只豚鼠每12只一组分成5个对照组,同时让它们都感染上了M3型白血病。因为以往的临床给药几乎都维持在8毫克左右,周晋分别给5组豚鼠通过静 脉输入不同剂量的亚砷酸。经过反复实验,周晋发现,输入理论上相对安全的4毫克剂量的那一组豚鼠病情没有得到什么控制,很快出现大量死亡;给药剂量6毫克 的那一组也出现了个别死亡;给药剂量8毫克那组病情虽有所缓解,但并不容乐观;而给药剂量最大的、12毫克的那一组豚鼠很快就都死掉了……病情缓解最明显 的是输入10毫克剂量药物的那一组。周晋立刻将实验对象更换为兔子,实验证明,依然是给药剂量10毫克那一组缓解效果最佳。

    给药剂量确定后,周晋开始研究更为关键的问题:如何解决输液2小时后白细胞的过量死亡,以及输液8小时后白细胞的疯狂增多。

    又60只豚鼠被送到实验室。周晋把60只豚鼠再一次每12只一组分为5组。每组每次的输液量都是10毫克,2个小时输完,然后每组按照2小时间隔一次、4 小时间隔一次、6小时间隔一次、8小时间隔一次、10小时间隔一次进行再次输液……实验发现,每间隔2小时、4小时、6小时进行一次输液的豚鼠白细胞被大 量扼杀掉的同时,也扼杀掉了其它健康细胞,导致豚鼠砒霜中毒而大量死亡。而间隔8小时一次、10小时一次输液的豚鼠白细胞虽然恰倒好处的得到了控制,但豚 鼠仍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砒霜中毒反应。

    2002年9月的一天,周晋下班回到家中,发现厨房的地上满是水。原来,厨房的水龙头没有关紧,而水龙头下的水池又被塞住了,水滴滴答答的滴答了一整天 后,滴满了水池,溢了出来,流了满地。在打扫厨房的时候,突然的,周晋的脑海中闪出一个念头:放慢输液速度,让药物持续注入患者体内是否就可以让白细胞保 持稳定的凋亡率呢?

    一周后,实验室里又购进来60只实验用豚鼠,60只豚鼠都被感染了M3型白血病后,依然被每12只一组分为5组。每组注射时间分别确定为4小时、8小时、 12小时、16小时、20小时……输液持续时间经过多次调整和反复实验后,周晋发现,输液持续时间持续在18小时病变白细胞凋亡率最佳。实验的突破让周晋 十分惊喜。实验对象很快就换成为兔子。在兔子身上的实验再次证明,每次输液时间维持在18小时的那一组列是效果最佳的一组。

    实验取得的突破让周晋十分欣喜。他立刻开始了对输液方法是否有毒副作用的缜密研究实验。又是长达几个月的实验,证明,采取每次输液18小时的缓慢输液方法不仅解决了高白细胞血症难题,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

 

白血病患者回家,缓慢输液法给世界带来惊喜

 

    临床实验成为实践检验缓慢输液法的最为关键的关口。但因临床实验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迟迟难以找到肯配合的患者而无奈的推迟着,这让周晋 十分焦急。当周晋将自己的课题研究的进展、现状和临床实验的风险性一一介绍完后,彭宇毫未犹豫的说道:“周叔叔,我愿意做你的第一个临床病人。我的生命已 经进入了倒计时,如果我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也算为你的实验提供了一个反面数据,也不枉活一场。”

    2005年4月13日,彭宇和哈医大医院签署了一份生死协议:“我自愿接受静脉缓慢输液法的治疗方法,对于这一刚刚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的治疗方法所产生的任何后果,我和我的家人都保证不向医院追究任何责任。”看着彭宇写下的协议书,周晋和他的课题组成员被深深感动着。

    4月13日,经过系统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后,亚砷酸缓慢的输入彭宇的体内,这是亚砷酸第一次以如此缓慢的速度输注进人体内,到底会对病情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希望或者打击都不得而知,周晋紧张的关注着彭宇的任何一点变化。

    整整18个小时后,输液结束,彭宇体内的白细胞不仅在刚刚输液不到3小时就已经凋亡到正常数量,且一直维持在稳定状态下。输液结束6小时后,彭宇开始了第 二天的输液,而此期间他体内的白细胞数量一直保持在适当范围内,这一天又风平浪静的度过。第三天,治疗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着,彭宇本来已经濒危的生命渐渐 焕发出活力来,脸色红润了很多,精神状态好转了很多。就在周晋为自己的新治疗方法暗暗欣喜时,这天傍晚,彭宇出现了腹胀、食欲不佳的症状。周晋征求彭宇是 否继续使用这个治疗方法,彭宇说道:“周叔叔,你就按照预定治疗方案进行吧,我能挺的住。”周晋忐忑又警惕的观察着彭宇的变化,每一天都让他坐立不宁。

    用药后的第6天,彭宇的腹胀现象自然消失了,并且开始能吃东西了。周晋长长出了一口气。

    彭宇的治疗效果立刻引起其它入住白血病患者的注意,来自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13岁患者江月的家人找到周晋,表示也要采取这种治疗方法。周晋讲明此方法尚属 于临床实验阶段后,提醒江月的家人三思而行。江月的家人毫未犹豫的说道:“就用这个方法了,医院要求签什么协议我们都签。”

    经过一个疗程4周的治疗,彭宇的病情终于得到缓解,出院了。但周晋发现,彭宇出院时皮肤干燥,皮肤色素沉着变黑。而不久后,江月出院时也出现了上述症状。 周晋不由得担心这些用药的副作用是否会一直伴随、影响着患者。周晋一直和彭宇和江月保持着电话联系。彭宇出院大约半个月后,当他再一次打电话对彭宇进行回 访时,彭宇告诉他,皮肤干燥的现象已经消失,变黑的皮肤也恢复了正常。不久,当周晋回访江月时,江月也表示以上症状都消失了。

    当周晋通过互联网向国外一些医疗组织进行交流的时候,世界医学界为之震惊。

    一名名国内外M3型白血病患者纷纷自愿的来到哈尔滨医大一院做“实验品”。随着一个个患者病情缓解出院,以及对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和随访,证实了亚砷酸持 续缓慢静脉输注法的优势:将与该药治疗相关的高白细胞血症的发生率降低了30%。此外,周晋在研究中还发现,亚砷酸的最初作用靶点为细胞膜,这为亚砷酸抗 肿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周晋和他的课题组已经投入到亚砷酸治疗其他类型白血病的研究之中……

所有跟帖: 

砒霜治疗白血病是真事 -SAR- 给 SAR 发送悄悄话 SAR 的博客首页 (119 bytes) () 03/16/2015 postreply 16:32:18

知道了,都被美国人给抢了 -chinomango- 给 chinomango 发送悄悄话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页 (44 bytes) () 03/16/2015 postreply 16:54:08

老美偷走了药方,抢先申请国际专利。 -ruerna- 给 ruerna 发送悄悄话 (30 bytes) () 03/31/2015 postreply 06:12:0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