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认为经络的本质是血管

《黄帝内经》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黄帝内经》认为经络的本质是血管。《黄帝内经》还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黄帝内经》认为经络是皮肉之间肉眼可见的管道,大的、数目少的叫经脉,小的、数目多得无法数的叫络脉,用现代医学术语来说,就是把大血管(动脉、静脉)叫经脉,皮下小静脉网络叫络脉。以上所述是《黄帝内经》从解剖学的角度研究经络的本质,最早创立了经络的本质是血管的假说。

来源:对经络本质的假说最早起于《黄帝内经》

作者:(张柳青[网名张东炎])
单位:(广东省、兴宁市、张柳青诊所5145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