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外科技术,可能在手术练手上因病历多,某大医院的外科主任在操作上很熟练,但不等于平均水平高.
论到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和制定,及尊重病人/倾听病人和人文关怀,目前中国最缺乏这些,为什么?这几方面美国医生有着正规的规范和多年的实践,且美国医生不是医院的直接雇员,没有为医院赢亏负责的直接利益和责任.
另外,大多数医院规定只允许护士最多扎两针for IV insertion.各医院配有IV Team.由精于扎针的经验护士组成.负责全院难扎病人.随叫(page)随到.peripheral IV无法扎进,总有其它办法: Midline, PICC line or TLC+还有给癌症病患的Port-A-Cath.这些方法一跟美国病人解释,都会同意的.只有中国病人和家属评判护士水平高低只用扎针技术,所以拳打脚踢甚至动刀(幸亏没枪)打杀医务人员.
有钱到美国治疗,就得接受美国医疗方案和医院护理,有满意的也一定会有不满的.服务行业嘛,一切就看病人的感受和评判.外人的评论都是空话.
不管承认不承认,美国的医疗/医药水平领先于中国.目前中国还只能跟在后面,尽管学了
所有跟帖:
•
回复:我在中美都住过院,同意你的观点。美国医生的训练,新药的开发(临床实验),规范化,专业化和人性化比国内还是有很大优势。
-QinJin-
♂
(0 bytes)
()
06/14/2014 postreply
10:09:45
•
目前在东方国家里,只有日本在医疗包括医药研究和开发等科技能与美国平分秋色.
-闽姑-
♀
(0 bytes)
()
06/14/2014 postreply
10:29:52
•
比如美国一般人常看的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
-指挥家-
♂
(256 bytes)
()
06/14/2014 postreply
11:43:29
•
你这有关护士扎iv的论断,不是实事的。
-CHUNTIANEAST-
♂
(1031 bytes)
()
06/14/2014 postreply
11:42:41
•
她们都说不好扎。并不是只有在医院才需要扎iv,在康复中心有时候也需要
-CHUNTIANEAST-
♂
(431 bytes)
()
06/14/2014 postreply
12:46:03
•
去康复中心之前,所有的IV 都应该停了。真有需要长期静脉用药的,一般都会放置PICC
-betadine -
♀
(0 bytes)
()
06/14/2014 postreply
13:31:59
•
你说的不对,我经历过,知道在康复中心需要扎iv。你如果说别的,我可能不知道,
-CHUNTIANEAST-
♂
(214 bytes)
()
06/14/2014 postreply
13:39:47
•
Rehab center你不能要求过高.那里的病人很少需要IV 抗生素,护士训练和职责也不同.
-闽姑-
♀
(0 bytes)
()
06/14/2014 postreply
14:41:03
•
如果真的需要长期的IV access,多数病人都会放PICC 或者 mediport. 康复中心还有用IV的很少。
-johndoe26-
♂
(0 bytes)
()
06/14/2014 postreply
16:33:19
•
理论上都吹得很美好,实际上都是人性,哪里都一样
-医者意也-
♂
(0 bytes)
()
06/14/2014 postreply
12: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