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何春梅)
通知显示,舒血宁修订后的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包括了过敏反应、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8项内容,包括禁止超功能主治用 药、不超剂量和长期连续用药、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不能与氨茶碱、阿昔洛韦、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配伍使用等注意事项12项内容;而现有的说明书中, 以神威药业该品种(02877.HK)的为例,不良反应语焉不详,注意事项也只有2项。
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提取物,有效成分是黄酮和内酯。国内最早由北京双鹤药业公司1969年研发成功,1998年提出了国家标准,2004年进入 了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双鹤药业旗下该公司被华润三九收购。舒血宁注射液主要功能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 塞,脑血管痉挛等。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日前发布的一份《2009—2011年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中药利用情况分析》(简称《分析》)报告显示,舒血 宁注射液属于内科用药排位第一,使用费用24.93亿元,治疗疾病数量由2010年的138个增加至2011年的154个;超适应症使用发生费用12亿多 元,属最被滥用的一种中药注射剂。
目前,中药注射剂市场规模可观,大品种如血栓通、血塞通、清开灵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产品,均为各大公司的现金牛。而自520版基药目录实施以来,关于中药注射剂是否应被大量纳入基药目录的各种讨论从未间断。
首先是其安全性问题。“当前,除了修订说明书以外,还应该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中药大分子进入血管,在免疫和毒理方面有何威胁应该搞清楚; 另外,从疗效方面讲,因为注射剂和中医传统、文化完全不搭界,需要从理论阐述清楚。”一位医药业内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许多医疗单位为了自己的操作方便, 经常将中药注射剂与其它药物配伍或与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混合同输,增加了许多不安全因素。
同时,中药注射剂滥用问题尤为严重。上述《分析》指出,平均每种中成药注射液治疗的疾病数量超过100种,并且不断增加;使用费用前10位中成 药注射液次均费用较高,有6个超过1000元。而且,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是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大户,占到中药注射剂总人次的80%以上。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熊先军此前曾表示,“舒血宁注射液有154种的疾病在使用,其中近51.59%的疾病超出了说明书适应症范围,有些说明书明确禁忌的疾病也在使用,如心力衰竭”。
舒血宁仅仅是中药注射剂滥用的一个代表。熊先军称,目前住院费用排前20位的品种全部为注射剂,其费用占中成药总费用的66%,单品种人均费用在500元以上;住院费用排前50位的品种,只有8个品种为非注射剂,50个品种的费用占中成药总费用的84%。
同时,由于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缺少严格的规范,比如给新生9天地新生儿注射茵之黄导致死亡的事件、亮菌甲素超量、超范围使用致多人死亡事件等等,均是临床滥用带来的惨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