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的彩儿粥

来源: 吕洞宾 2014-02-10 21:09:0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4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吕洞宾 ] 在 2014-02-12 07:25:5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和止木先生是老乡,也是苏北人,同样好吃粥。 苏北的稀饭养人,确实如此。

苏北人的两稀一干是一个良好的传统饮食习惯, 国际卫生组织对长寿县如皋的调查也充分肯定了 这一点。前年了,中央台“让世界了解中国”栏目 在如皋办了个专题,县长介绍一个百岁老太时 说:“彩儿粥,米打底,吃了活到九十几”。刚说 完,百岁老太太就不高兴了,马上纠正:吃了活 到百十岁。你看看,喝这个彩儿粥的人就是聪 明。人到了一百岁,脑子还那么好使,好使得就 象草桥关民一样,不服不行。

彩儿粥的做法很简单,等水和白米烧开后,扬入 麦粉即可。不过扬麦粉是技术活,要扬得均匀, 不然就会出现许多的面疙瘩成为疙瘩汤了。

彩儿粥的彩字,好像应该写成米字旁右边一个 参。而彩儿粥,这是东面的如皋北面的姜堰的叫 法,在泰兴的叫法是“憨子粥”。大麦或者元麦磨 成的粉家乡人将其称之为“憨子”,到底应该怎么 写我一直不清楚。不过弊乡出来的人大多性情耿 直如“憨子”,倒也没有辜负“憨子粥”,要不也不 会喝出个战斗英雄杨根思。止木兄文中说的苏北 的稀饭养人,我理解也还有更深层的意义,熟话 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么。

我们老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家有万石谷,不 吃盐豆子粥。

以前苏北人吃粥大多是以酱豆子当小菜,酱豆子 的做法我看是有点复杂的。自从我外婆几年前以 九十高龄去世时,酱豆子的制造工艺在我们家基 本就算失传了,因为我母亲和几位姨娘都不会。 在城市里,根本就没有条件去做,在农村后辈们 也懒得去做了。而盐豆子得做法则相当简单,既 不费事也不费时。将黄豆在铁锅里炒熟后,马上 到入开水适量,待水均匀吸收后,再加盐拌匀即 可。

将做好的盐豆子盛在碗里再放到桌子上,那就是 伢儿们喜欢的上好的酱菜了。盐豆子不象炒豆子 太硬,嚼不动;又不象煮豆子,太软而且咸味还进不去;更不象酱豆子,都烂了。我现在总结起来 它有三个特点也就是三个字:香、韧、咸。孩子 们爱吃盐豆子自然就要多吃粥,以至于吃饱了还 要吃。于是就有了“家有万石谷,不吃盐豆子 粥”这一说法。

还有一句家乡人常说的口头语就是“萝卜干,嘎 巴脆,吃了活到一百岁”,关于萝卜的药用功效 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萝卜干当小菜也不 是苏北人的专利,但是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淮 杨菜的发祥地的人民将萝卜干做的别具风味也是 情理之中的事情。在此强力推荐大家去尝尝扬州 萝卜干。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