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根据穴位的电阻下降的现象,设计了很多类型的电针仪。这是穴位存在的功能性证据。但是形态学证据,一直无人能证实。朝鲜科学家金凤汉于六十年发现穴位的微观解刨,被命名为凤汉小体,但是后来被证实是是弄虚作假。
穴位的电阻确实小于非穴位地域的电阻,这也是当年针麻寻找穴位的方法之一
所有跟帖:
•
这个方法和确定“阿是穴”的方法同出一辙
-TBz-
♂
(70 bytes)
()
09/27/2013 postreply
09:26:49
•
这帮子"科学家"硬把中医单词挤进现代科学词汇来显示中医的特殊
-满地找牙-
♂
(123 bytes)
()
09/27/2013 postreply
11: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