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与药与毒,转贴1段内经的文字(续)

来源: 大江川 2013-06-29 15:41: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6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大江川 ] 在 2013-07-02 06:49:4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原文如下:

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这段文字很有意思,愿与诸同学复习之。
因为素问原创书于竹帛,流传2000余年。
古文没有标点符号,又是竖写自右向左书写成卷,这符合人类多以右手握笔,左手抚卷的习惯。
虽然古文字多字字相连成篇,但是,字句读之有抑扬顿错之感,等同断句,原因在于,古文言文多用之乎者也亦焉哉。。。其实,也就是标点符号。另外,就是3字句,4字句,5字句,多字句,成规律之变。
所以,虽然古文没有标点与大间隔,但是,可凭此规律而断句。断句,又是读懂原文的关键,所以,方家都重视句读,就是先以朱笔用圆圈将满篇文字断开,现代人类发明了标点符号,于是,就利用标点符号,将原创的无断句篇章转换成现代文字的格式。
但是,常常断错句子,以缪种流传。
中医古文献,字句珍稀,用字很少,估计怕得是出岐义,但是,很少的文字,却也被人们引用之时断章取义,错误百出,令人不安。
网上转贴,或出版物,更是随意分割各取所需。。。就有些令人不齿了——商业利益侵害千年古医书,转贴面目全非,害人不浅。
 
愚见:如果将此段古文字先句读之,则可断句为:

病有久新。方有大小。
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转为现代汉语言文字表点符号,则也可成为:

病有久新,方有大小。
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如此,以现代汉语解释此段古文字之意,其要点为:

1,疾病是发生,发展,演变的,有时空之变,有的是久病未愈,所谓慢性病,迁延多时,多月,多年。。。有的是初起,或突然发生,所谓新病,(而久病未愈,再添新病者也常见)。
2,应对久病与新病,要使用不同的药方。大方,是指药味很多,或药量很大,或药物作用强烈。小方,则指药味少药量轻药物作用缓和。
3,毒,是指所有药物,也是相对食物而言。
4,毒,即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4类。就是药物的毒性与作用由强到弱。
5,越是毒性强的药物越。。。
未完,待续。。。

所有跟帖: 

等着你(续) -小解放军- 给 小解放军 发送悄悄话 小解放军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30/2013 postreply 07:00:47

咋到关键处就待续了呢?不过先顶一下哈。 -viewfinder- 给 viewfinder 发送悄悄话 viewfinde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30/2013 postreply 12:53:16

-短刀- 给 短刀 发送悄悄话 短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5/2013 postreply 21:49: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