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大家,直接贴出来

来源: dudaan 2009-02-19 17:11: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23 bytes)
花生皮治疗骨髓移植术后血小板
减少的效果观察

姚伟文
Yao Weiwen (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 ,
Shanxi 030012 China)
中图分类号:R473. 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 - 6493(2005) 5B - 0867 - 01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支持作用,
且能够维持正常的血管屏障,而使得红细胞不能穿透内皮而逸
出血管外1 。当骨髓移植术后,由于机体处于长时间的排斥反
应期,这时病人由于移植术后大量的免疫抑制剂使用和机体的
大部分脏器及造血系统的代谢处于不稳定期,病人血小板计数
波动在18 ×109/ L~20 ×109/ L ,血小板降低不仅给病人造成一
种心理压力,且严重威胁着病人的身心健康2 。病人可以发生
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及皮下淤血,常规治疗方法虽然可提高血
小板计数,但起效慢、花钱多。对此,我科从2004 年1 月—2004
年12 月采用花生皮治疗骨髓移植术后血小板减少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60 例,男35 例,女25 例;年龄20 岁~62
岁,平均40. 1 岁;移植术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期,
血小板20 ×109/ L ,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及皮下淤血。
1. 2  方法 将60 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及术后治疗和皮下出血的程度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抽血行血常规检查,如血小板计数
不超过20 ×109/ L 时,每日三餐后应用适量的花生皮100 g、大
枣5 颗、枸杞子10 g、300 L 水熬60 min 后喝汤,每日饭后各1
次,共喝7 d ,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每次治疗后观察病人
血小板计数,并做好记录。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 检验。
2  疗效评价
  7 d 后检验病人血小板计数、皮下出血及皮下淤血程度。
显效:皮下出血及淤血消失,血小板计数升高至50 ×109/ L ;有
效:皮下出血及淤血明显好转,血小板有所升高。
3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例( %)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
观察组30 23 (76. 7) 7 (23. 3)
对照组30 8 (26. 7) 22 (73. 3)
  注:χ2 = 19. 276 , P < 0. 01 。
4  讨论
  骨髓移植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因骨髓移植术后应用
泼尼松加环孢素A 等免疫抑制剂所致。当血小板减少时毛细
血管内皮细胞支持作用减弱,引起皮肤黏膜的自发性出血,且
由于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其粘附与聚集功能降低,往往出现不
同程度的皮下出血及淤血。花生皮能使血液黏度增大,血小
板、红细胞迅速发生黏附、凝聚。经药理试验证明3 ,花生皮是
最好的升血小板食物,且效果明显,通常在7 d 左右治愈,此种
方法经济实惠,起效快,方法简单,病人易接受。因此说,花生
皮是治疗骨髓移植术后血小板减少最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丁训杰,沈建. 实用血液病学M. 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2 :223.
2  余爱珍. 基础护理学M . 第2 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96.
3  王芳. 中药药理与作用M .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8 - 85.
作者简介:姚伟文(1956 —) ,女,广东省顺德人,护士长,主管护师,大
专,从事血液科护理工作,工作单位:030012 ,山西省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4 - 12 - 31 ;修回日期:2005 - 04 - 15)
(本文编辑范秋霞)

所有跟帖: 

这肯定是瞎编的。 -花椒- 给 花椒 发送悄悄话 (56 bytes) () 02/20/2009 postreply 08:20:09

这时编造的东西用于进职称的。 -goodhelper- 给 goodhelp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0/2009 postreply 08:49: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