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抗菌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农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不能说农药是能治病的药品。但如果根据中医实践,只要能抗菌就是治病良药

本帖于 2024-12-26 07:36:4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抓住美景 编辑

能抗菌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农药。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你根本不能说农药就是能治病的药品。农药是能消灭某种细菌,但带来的副作用太大,根本不能用于人体。

但如果根据中医的实践,只要能抗菌就是治病良药。中医从不考虑副作用。所以古代关于中医就有一个笑话:老中医把驼背的人用两块门板夹住,绑紧,平放在地上,然后让人在门板上面跳,硬生生把驼背人的背部压直,不管是否还活着。

中医的问题是,把任何可能杀菌的东西都成为良药。中医把杀菌称为去火,把细菌或病毒感染称为上火。

甚至,中医把任何人类想象中有可能去火,或跟去火有点文学联系的东西,都叫良药。比如中医认为冰糖去火,因为冰是凉的,而红糖则被认为上火,因为红糖看起来就像火。但其实,无论冰糖或红糖,如果达到一定浓度,都有一定的抑制某种细菌的能力,跟中医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又如,中医认为凉茶去火,仅仅因为凉茶有个凉字。

至于很多中医认为上火的食物,其实仅仅是因为细菌感染。例如,油炸食物被中医认为上火,其实仅仅是因为油炸带鱼或油炸馒头等食物,比较坚硬,容易划伤嗓子的粘膜,牙床粘膜,或口腔粘膜等,造成嗓子,牙龈,口腔粘膜等部位的细菌感染,很疼,火烧火燎,中医就认为是火。

至于中医认为牛肉上火,是因为牛肉,尤其中国传统的牛肉,大多数是老牛的肉,纤维较粗,容易塞到牙龈里,造成牙床粘膜部位的细菌感染,火烧火燎的痛,中医就认为是火。

至于中医认为橘子上火,是因为橘子大多数比较酸(古代因为种植技术差,那时的橘子可能更酸),吃多了容易造成胃酸分泌过多问题(GERD)。胃酸分泌过多的一个症状,就是胃酸倒流/反流到咽喉,酸性的胃液对咽喉粘膜造成损坏,粘膜形成破损,进而导致细菌在咽喉粘膜的遭损部位生长,造成火烧火燎的痛,中医就认为橘子上火。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