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的公司把我 layoff 了,这也意味着我的 group benefit 就会没有了。
我查看了一下历史,我在 group benefit 里每年大约花销是 $5000 多加元:$4000 的药,$1000 多的洗牙和配眼镜。以前的 group benefit 因为都是 100% 报销,所以也没有在意。
于是,我在网上找了几家保险公司做比较,希望找到合适的个人健康保险把我的 group benefit 保险接下来。可是,我发现他们的承保范围并非我所愿。
我找的三家保险公司分别是 Canada Life (CL)、Sun Life (SL)、和 Blue Cross(BC),估计别的也大同小异。其中 (CL) 和 (SL) 因为我的原保险就在那里,可以直接“续上”而不用常规的体检,(BC)本身也提供不用体检的 package。有体检的都是要排除以前有的病的用药,所以我不能接受。
结果我发现,这几家提供的 package 对我都是鸡肋。比如都用其最高档的 package 比较(因为我的药费比较多,只有最高档的还算性价比最高),每个月要交的 premium 差不多都是 $300 多一点,而药费也是在 80%~90% 之间报销,所以我每年实际上是至少要付 $4000 多的 premium。但是,所有这几个 package 都有 prescription drug 的保险上限,在每年 $2000~$2600 不等。也就是说,我先交 $4000 多 up front,在处方药上最多只可以拿回 $2000 多。
当然,还有牙医,但也是 80%~90%,最高限每年 $1000~$1500;眼镜最高限每两年 $200~300。加一起用足了也就是 $1000 多。
这些 packages 还涵盖一些乱七八糟的,我估计也用不上。比如按摩针灸保险($400/年)、住院病房升级保险、旅行保险等等。有的还有家庭帮忙的费用,也有上限,不知什么条件可以拿到(估计需要大夫证明)。
总之,感觉上这就不像是保险。我理解保险的限制应该是 co-pay 类型的,就是在80%~90%报销的基础上,如果 out-of-pocket 每年超过了某个上限,则自己不必再掏腰包了。而加拿大的私人保险则是只 cover 到某个上限,超额的部分自掏腰包。这还是保险吗?
只有(BC)还提供了一种“退休保险”。 其特点是 coverage 在前两年逐渐增加。比如处方药,第一年 cover 到 $1500,第二年到 $2500,第三年到 $5000。这个倒是有点意思,可惜我先要损失两年,而且我大概率活不过两年。
综合一看,这还有必要参加这种个人健康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