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的这种脂肪酸,抗炎健康,兼具雷帕霉素、二甲双胍抗衰功效

https://www.sohu.com/a/751893619_100270039

牛奶中的这种脂肪酸,抗炎健康,兼具雷帕霉素、二甲双胍抗衰功效 

朋友,你是否曾为了健康,捏着鼻子选择又贵又不好喝的脱脂牛奶?

出于对肥胖、心脏病的担忧,许多营养膳食指南都推荐用脱脂/低脂牛奶来取代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全脂牛奶[1]。

但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这样会错过一种兼具二甲双胍、雷帕霉素部分抗衰功效的脂肪酸——十五烷酸(C15:0)

十五烷酸抗衰的秘密,要从一群特殊的海豚说起。

1959年,美国海军开始对海豚进行研究,希望借此开发出更先进的鱼雷。

研究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海豚天生的深潜能力、敏锐的水下视觉和卓越的声纳感应能力,使它们非常适合执行水下任务。因此,美军海豚特工队(主要是宽吻海豚)应运而生,在越南、波斯湾等地区投入使用。

图注:伊拉克战争中,佩戴定位器执行排雷任务的海豚

野生海豚的平均寿命只有20岁,海军海豚因受到精心照顾,平均寿命达到了32.5岁。但寿命长了,衰老相关的疾病也多了,一些海豚出现了慢性炎症、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铁失调等诸多健康问题[2]。

然而,生活在同样的海洋环境中,吃着同样的饲料,享受着同样的医疗服务,却有一些海军海豚特别“优秀”,年纪大了依然健康,没有明显的衰老迹象。

换言之,海豚们的衰老速率出现了显著差异。为了破解海豚“老得慢”的秘密,科学家对144只宽吻海豚进行了为期25年的纵向研究。

通过研究,4个与海豚衰老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其中之一便是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进一步研究发现,只需在食物中提高一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就能逆转海豚衰老过程中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的趋势,此外贫血、高胆固醇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衰老相关疾病也得到显著改善,海豚衰老速度变慢[3]。

而这种神奇的饱和脂肪酸,就是本文的主角,十五烷酸。

十五烷酸(C15:0),一种微量存在于乳脂以及某些鱼类、植物中的奇数链饱和脂肪酸,难以在体内自主合成,主要通过饮食摄入补充[4]。

在海豚中,C15:0通过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减缓了衰老。而在人类的衰老中,同样存在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现象,以及因此导致的衰老性贫血等问题。

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出现了:补充C15:0,或许同样能够延缓人类衰老。

大胆假设之后,小心求证开始了。

No.1

安全无毒

在静脉内皮细胞、B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等12种人类原代细胞系统中,使用4种不同浓度的C15:0进行安全性测试。

结果显示,在测试中的所有细胞类型中,C15:0均未引起细胞毒性[5]。

大鼠实验中,每日一次口服350 mg/kg的高剂量C15:0,持续14天,大鼠的体重、食物摄入量、临床化学和组织学(肝、肾、心脏和肾上腺)等方面均未出现异常,且没有任何大鼠死亡,进一步证明了其安全性。

No.2

与雷帕霉素、二甲双胍相似的生物活性

C15:0具有两个重要功能:激活AMPK以及抑制mTOR[6,7]。

已知雷帕霉素主要通过抑制mTOR延长寿命,二甲双胍又是通过激活AMPK延缓衰老,那么C15:0是否兼具雷帕霉素和二甲双胍的抗衰功效?

为了探索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使用BioMAP Diversity PLUS系统,模拟了不同疾病下的12个人类细胞类型,比较三种物质对148个生物标志物的影响[8]。该系统能通过分析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来判定其是否具有某种生物活性。

结果显示,C15:0和雷帕霉素在10种细胞类型中表现出24种相似的生物活性,涵盖了抗炎、抗纤维化、抗癌等多方面功效。

同时,C15:0和二甲双胍在5种细胞系统中共享了11种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减少炎症标志物,如HLA-DR、MCP-1、CD40等。

虽然无法证明C15:0具有与雷帕霉素、二甲双胍同等的抗衰效果,但至少表明它同样能改善衰老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生物标志物,具有延缓衰老、提升健康寿命的潜力。

No.3

改善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衰老和许多慢性疾病的驱动因素,而C15:0可有效恢复线粒体功能[5]。

活性氧(ROS)水平升高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经10 µM、20 µM、50 µM浓度的C15:0处理后,细胞线粒体中的ROS水平显著降低,表明线粒体功能有所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用更高浓度的C15:0处理后,线粒体中的ROS水平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

图注:不同浓度C15:0对细胞线粒体ROS水平的影响

No.4

临床益处多

除了上述功效外,C15:0还具有提高红细胞稳定性、调节葡萄糖代谢、减少癌细胞增殖等诸多健康益处[5,9,10]。

当然,这些功效主要是在细胞、大鼠、海豚等人类之外的模型中实验得出的结果。但C15:0的健康益处,在临床中也有颇多展现。

前瞻性人类队列研究表明,C15:0水平较高,与衰老过程中慢性病风险较低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11-13]。

摄入较高水平的C15:0,不仅能降低慢性炎症、妊娠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14-16],还能够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17,18]。

每当发现一种新的抗衰物质时,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怎么补充。

Stephanie Venn-Watson的答案是吃补剂。她是研究海军海豚的动物学家之一,一手推动了近些年的C15:0研究,使其成为抗衰界的新热点。

Stephanie发现C15:0的抗衰妙用后,创办公司开始售卖一种名为fatty 15的补剂,用于补充C15:0。

对于能否直接从食物中补充C15:0的疑问,Stephanie等人的回答是:

“获取C15:0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全脂牛奶。然而奶脂中只含有微量C15:0,更多的是促炎的偶数链饱和脂肪酸和卡路里。并且食物中的C15:0通常与其他脂肪酸结合,形成甘油三酯,生物利用度较低……”

总结下来就是牛奶中的C15:0含量少,生物利用度低,还有其他促炎的饱和脂肪酸和卡路里,所以推荐吃补剂。

但屁股决定脑袋,作为C15:0补剂公司的创始人,Stephanie肯定是强推补剂。客观来说,通过饮食摄入是否可行呢?

先说含量。以全脂牛奶为例,其中脂肪占比约为4.2%,而脂肪中C15:0占比仅为1.2%[19]。也就是每100 g牛奶中,C15:0含量为50.4 mg。

虽然含量低,但我们对这种脂肪酸的需求也不大。每日摄入200-300 mg的C15:0,血液中的浓度达到20-30 µM,就可以改善肝脏和衰老相关病症[5]。计算一下,差不多每天400 g全脂牛奶就够了。

生物利用度方面,因为目前没有研究对比不同形式C15:0的吸收度,所以无法确定补剂和饮食摄入C15:0的生物利用度有多大差异。

至于牛奶中“促炎的偶数链饱和脂肪酸和卡路里”之说,非常符合如今饱和脂肪酸、卡路里在健康领域被“妖魔化”的形象。但科学研究早就表明,它们对健康的影响,更多取决于来自哪种食物[20,21]。

过去认为全脂牛奶中的饱和脂肪酸会促进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但近些年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发现乳制品摄入总量(无论脂肪含量高低)不仅不是致病因素,甚至还在一些队列研究中降低了相关疾病风险[22,23]。

综上所述,乳糖耐受的情况,多喝全脂牛奶就能补充C15:0,不需要吃补剂。

小结

近些年关于C15:0的大部分研究,主要由Stephanie Venn-Watson及其背后公司推动完成。虽然都是经过同行审议的正经研究,但过于强烈的利益相关依然让人担心存在“报喜不报忧”的问题。在C15:0被证明具有强大抗衰潜力后,期待有更多研究出现。

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就可以再次坚定地选择全脂牛奶。如果C15:0能发挥作用自然最好,没能达到预期也无所谓,毕竟全脂牛奶码味道更好,健康益处也颇多,何乐而不为。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health/1149647.html

牛肉和乳制品中的反式牛油酸可提高癌症免疫反应, 2024-08-29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1149907.html

延寿7-8年,能抗癌,还能控制体重!三次登上顶刊:饮料中的这种常见成分, 2024-08-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