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欲千北想搞清p药原理的原因。现有的指南是有试验结果做依据的,而五天后使用是没有试验过的,所以不推荐使用。

但若五天前没有使用,而病人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很弱,发病五天后有效果也不意外。

因为p药与许多药有冲突,使用时要停其它药,不推荐使用多于五天,或也因为害怕停药过长引起健康问题。

“福气”用了两次十天,因为他明白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原理,所以可以做出更有针对性的用药决定,不拘泥于指南。

所有跟帖: 

5天后才开始应该有试验结果。不然没有必要加限制。前不久华人医生解释了机理 -huntridge- 给 huntridge 发送悄悄话 hunt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8/2023 postreply 18:30:54

这次吃教授怎么这么不严谨呀!五天后开始服用与对照组相比,没有获益。 -锅沿- 给 锅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8/2023 postreply 18:52:22

P药批准时的试验依据没有发病五天后服用的效果数据,因为他们没做。以后是否有人做了,我不了解。你有文献支持你的说法吗?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42 bytes) () 01/18/2023 postreply 19:39:58

太费时间了,找到这个供参考。在这里规则是要遵守的,不然执照不保。 -锅沿- 给 锅沿 发送悄悄话 (1782 bytes) () 01/19/2023 postreply 03:49:22

看我以前的帖子,我没有看到试验数据,只有理论推测。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187 bytes) () 01/19/2023 postreply 07:04:54

我认为5天后开始服用的结果在早期的试验也是有数据的。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599 bytes) () 01/18/2023 postreply 21:01:57

我觉得药厂没做, 因为这样太费时间。你说的可能性也存在,但论文只给出了理论依据。你看论文也提到的不足包括参加试验的人不多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213 bytes) () 01/19/2023 postreply 07:03:18

这依据被感染,宿主体内病毒的载量增值曲线来的,大多数人在5天左右病毒载量达最高峰。 -pickshell- 给 pickshe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9/2023 postreply 04:30:28

大多数人。对那些年老体弱的人,情况并不一样,他们免疫能力低,需要药物抑制病毒繁殖的助力才能使病毒载量降下来。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9/2023 postreply 07:08:56

现实不是非黑即白,这次算是醒悟了?循证统计不都是这样嘛,以大多数为准。。 -pickshell- 给 pickshe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9/2023 postreply 07:33:02

指南是指导,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但只有那些真正明了机理的医生才能做到。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54 bytes) () 01/19/2023 postreply 07:49:29

所以啊指南就是指南,建议就是建议,很多事明白就好,别一根筋更不必死磕非要划线较真儿。 -pickshell- 给 pickshell 发送悄悄话 (196 bytes) () 01/19/2023 postreply 08:58: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