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先生同感,打破“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的”魔咒,临证会进入另一个境界

本帖于 2022-12-29 19:40:57 时间, 由普通用户 螺旋圈圈 编辑
回答: 新冠三年別樣談傅爱明2022-12-28 19:17:08

伤寒论的可贵之处,不仅仅是方证对应,而是了解病的来路与转归,调的是六经之气,恢复的是六经本能之气,即恢复脏腑功能,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桂枝汤也不仅局限于伤寒,加减用方可以治很多慢性病。无汗不得用桂枝,是相对邪在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而言,如果伤寒长期携带有了变证,体质转弱,气血不足不能作汗,一样还是桂枝汤加减。

冠病临证所见,感寒后直入伤的是太阴,消化系统和肺症状重,热毒为标,实则寒湿才是发病之因,单用寒凉遏制症状,遗祸无穷。。。后疫情时代,必然大批人免疫力下降,看似没有关联的慢性病会陆续登场。

疫情期间我也用桂枝汤作为底方多,有2次还用到麻附辛收尾,只是需要求医的人通常已化热,需要合少阳阳明的方。

我识即我见,偏漏之处,请先生不吝赐教。

所有跟帖: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傅爱明- 给 傅爱明 发送悄悄话 傅爱明 的博客首页 (201 bytes) () 12/29/2022 postreply 20:04: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