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因新冠而死,却不是死于新冠?请放过所剩不多的公信力吧!
昨天下午,朋友的父亲在养老院病逝了。一直到深夜,他才将父亲的遗体接出来。对比,他没有任何怨言,他跟我说,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不容易,不怪他们,他们忙不过来。
从“放开”后,短短的十几天,离世的老人太多太多了。多少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悲痛。朋友在电话里只说了一句“我爸走了”,然后就是长久的沉默,我知道他在哭,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失去过至亲的我,太明白这种痛到底有多痛。
然而,当无数家庭因为痛失至爱而陷入这种人世间最大的悲痛之中的时候,当人们强忍着自己的病痛和内心巨大的悲痛处理亲人后事的时候,官方的某些人在干什么?他们在忙着“归类”,忙着把他们的死亡归类。
朋友的父亲,患有糖尿病。很多年了,住在一家特别好的疗养院,不光是养老,带医疗那种。病情一直控制的很好。但是三天前感染了新冠,仅仅三天,就撒手人寰了。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
如果没有感染新冠,他们会这么快离开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们是有基础疾病。但是,他们的基础疾病不会要他们命,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如果没有感染新冠,他们不会这么快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他们的亲人。然而,他们不是死于新冠?
逝者已矣,人都没了,追究带走他们的到底是病毒还是基础病,并没有什么意义。中国的老百姓,善良、隐忍而豁达,懂事得让人心疼,在“大势”面前,没有人想着去追究什么。
然而,某些人却坐不住了。迫不及待跳出来搞这个“归类”,用他们手里掌握的话语权,强行告诉我们,这些老人不是死于病毒,而是基础病。这个时候如此急不可耐地撇清这些老人离世与新冠的关系,不惜给失去亲人的人往伤口上撒盐。我想知道,他们在着急什么?
自然是为了自己的脸面,为了证明自己决策的正确性。众所周知,放开之前,超轻的症状、超大比例的无症状和超低的死亡率,一直是被不遗余力地宣传的“常识”。当前两者已经被现实无情地证明为彻头彻尾的谎言的时候,竭尽全力保住最后一个,自然成了当务之急。
然而,这样的文字游戏,真的能够服众吗?我觉得不能,能让民众相信的,不是专业伪装下的文字功底,而是公信力。当公信力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伤害,再如何巧舌如簧也只能适得其反。
我不是在质疑放开这一决策的正确性。看过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不止一次说过,疫情发展到之前的阶段,不管是从经济层面还是技术层面考量,“动态清零”都已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无奈放开已经是必然甚至唯一的选择。
我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不是放开本身,而是有些人总是想利用谎言,来让这种被动的无可奈何变成一种主动的欢天喜地。明明是做不到动态清零而不得不放弃,非得粉饰成我们不再需要动态清零。
就像一个囊中羞涩的父亲,面对孩子渴望的眼神,为了自己的面子,非得告诉孩子那块蛋糕是臭的。其实不需要这样啊,你告诉她真相,孩子不但不会嫌弃你,还会更加珍惜手里那个你买给她的馒头啊!
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是最爱自己国家的老百姓。面临外敌入侵,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拿起武器去保家卫国。不管对手多么强大多么可怕,我们都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击败他们。
但是,你得告诉我们敌人有多强大啊!要知道,不了解敌人,轻视敌人,会无缘无故多死很多人的。战士不怕死,但是不能稀里糊涂地送死。
“科学客观”还是文过饰非?“实事求是”还是粉饰太平?我们分得清楚。所以,求求你们了!坦诚一点吧!不要再挥霍那些已经所剩无几的公信力了!不管是对国家还是个人来说,公信力的丧失,都比病毒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