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治未病,首先,对医者的水平是最高要求,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所处境地对不同对象的影响了然于心,能做到预判。其次,未病的概念,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平衡(如果用科学的绝对平衡来要求人体,那人人都是病人,确实不存在治未病,这个一定范围,不包括戾气,外伤,疫毒,强烈的情感创伤等。)人体遭遇外邪能自我调节平衡,而不显现病态。
上医用看似简单的方式,让人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就是在治未病。上医隐没于世,因为不是救病苦,病家体会不到价值(参见扁鹊对自己三兄弟医术的论断)。
现代教育制度下,能挂牌行医的,没有上医。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眼耳鼻舌身意被激荡得贪嗔痴念起,气血逆乱,百病难治,更何谈预判?
所以,上医治未病,只是存在于我的信念中,人还是要有信念的,就像明月照亮医途,虽然碰触不到,但是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