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的一篇论文指出,细辛的地下部位含马兜铃酸较少或不含,而地上部分大多含有不同量的马兜铃酸。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在1999年做过综述,黄樟醚(有呼吸抑制的主要毒素)的含量分别是全草煎煮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后的4倍、12倍和50倍。只要煎煮30分钟,汤剂中残留的黄樟醚已是安全剂量。
我们常说的道地药材,其中细辛以辽细辛最为出名,那结果怎么样呢?以上各种细辛根茎马兜铃酸I的量都低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标准(含马兜铃酸I(C17H11O7N)不得过0.001%),叶中含有量较高,以根及根茎入药是比较安全的。不同种细辛中马兜铃酸I含量差别较大,且同一种细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马兜铃酸I的量亦有较大差别。最后我们说说常见炮制方法的作用
炒焦的炮制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炮制方法。黄樟醚的量由3.72 mg/g降到1.65 mg/g,因为黄樟醚具有挥发性。马兜铃酸A的量1.08mg/g降到0.39mg/g,但为什么减毒,原因尚不明确。
传统使用细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以《伤寒论》为首,大量应用细辛,而明代以后,强调细辛不过钱,即细辛很少应用超过3克。如今看来,前者为煎煮中药后,其减毒作用使使用者安全,而后者强调的是生细辛不可使用超过一钱。
笔者查阅了近五年来对使用四种不同方法提取北细辛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的研究(甲醇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后再提取)均未检出马兜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