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胡伟武:如果有企业说5年达到intel水平,肯定是骗子

来源: 三河匹夫 2024-05-10 15:39: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119 bytes)

龙芯胡伟武:如果有企业说5年达到intel水平,肯定是骗子 

近日,龙芯胡伟武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英特尔至今已经有50多年了(成立于1968年),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才成为如今全球最牛的CPU厂商。如果某一家企业表示,我5年就达到intel的水平,那这家企业肯定是骗子。

他认为,5年是肯定达不到intel的水平的,但是经过20年、30年的发展,那完全有可能达到英特尔发展了50年、60年的水平的。

毕竟一方面是我们有体制优势,另外则是英特尔在前面走,已经将很多弯路走过一遍了,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事实上,胡伟武说的还真是如此,芯片产业没有捷径,只有长期坚持,它门槛高,周期长,芯片产业的回报,很多是10年、20年的。

就拿龙芯来说,至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但依然和intel有差距,最新的3A6000系列,也只相当于intel十代酷睿i3的水平。

但实际上在十代酷睿里面,i3还是性能最弱的,上面还有i5、i7、i9,可见,龙芯落后intel还真的有很远。

龙芯如此,其它国产CPU也是如此,兆芯、申威、飞腾等等,和intel比起来,差距也很明显的。

这个差距,体现在架构、设计、工艺等等上面,更体现在生态上面,intel的芯片,有着windows系统的加持,而国产CPU呢,除了X86的之外,其它都只能安装linux。

所以说,国产CPU整体来看,和intel、AMD的差距确实相当大,还需要继续努力,这个差距是多方面的。

目前在芯片领域,很多人都觉得有弯道超车,只要有好的机会,找到了好的点子,就能够几年之内,就完成对海外巨头几十年的超越,其实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你觉得呢?

胡伟武说的话,虽然听起来让人不去喜欢,但说的还真是实情,要想在芯片方面有所作为,切实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一定要有打持久战,打长期战的准备,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只想赚快钱,基本上很难成功,你觉得呢?

所有跟帖: 

当然不能说“达到”,要说“遥遥领先”。就像航母一类的玩具,呃还有整体“军事硬件”:) -kl3527- 给 kl3527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5:44:29

还有美国海军装备已经不如老共, 只是在经验上领先. -Uusequery- 给 Uusequery 发送悄悄话 (167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5:53:33

差不多是这样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6:02:14

不能"差不多".学理工的要用数据说话. 理工科定量,文科定性.要严谨 -Uusequery- 给 Uusequer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6:36:03

“工程直觉”有时也很重要。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6:52:10

这是学理工的? 写文章时能不能说是"工程直觉"? -Uusequery- 给 Uusequer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6:55:14

设计时采取什么方案,问题出在哪里,有时候判断就是靠工程直觉。 当然文科生无法理解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6:58:34

不需要数据支持,计算? 标书怎么写? -Uusequery- 给 Uusequery 发送悄悄话 (167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7:17:54

一般是按照直觉和经验设计,然后数据和试验验证, 并修正优化。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7:22:37

看来还是需要数据支持的.那通过"工程直觉"得出的"中国海军装备优于美国"的数据支持在哪里呢? -Uusequery- 给 Uusequer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7:45:42

我的工程直觉是电磁弹射福特不如福建。 前者涉及巨大的机械装置,系统复杂也容易出故障,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9:32:05

数据,数据,数据.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Uusequery- 给 Uusequery 发送悄悄话 (75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9:47:04

什么年代了数据变的不重要了.只要有直觉就行. -Uusequery- 给 Uusequer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20:36:53

中国具有超强的工业基础,有关的造船电力航天等等都是世界领先地位。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6:50:26

比如中国有进入实用阶段的直流输变电技术,军舰的全船中压直流技术和配套设备就没有障碍,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7:05:29

美国这方面工业基础差些,军舰的应用效果就比较差,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7:26:04

直流电的零件和设备是共通的, 和交流设备有很大区别。 没有直流电工业基础,做军舰直流系统就难不少,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9:06:40

似懂非懂,但是敢于开口下结论,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9:21:49

我的理解是如果福特号能用上直流系统, 就不需要这么大的功率。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9:36:37

直流系统便于各系统共享电力,所以不需要过高的冗余。 100% 冗余不是一个好设计,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9:53:39

没有必要保证所有设备同时100%满负荷,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20:07:54

那是二战时。 现在如果弹射系统足够, 就不需要航母全速前进。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20:22:28

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大的冗余? 估计是因为从动力系统取电不像直流系统那么容易,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9:44:26

正解. 很多文章介绍过.是为未来武器系统做准备. 激光,电磁,微波. -Uusequery- 给 Uusequer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9:54:46

还是先看看福特号什么时候能通过验收吧,验收又推迟了三年到2027年。 我看不烂尾就不错了, -大洋bridge- 给 大洋bridge 发送悄悄话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9:59:37

术有专攻。什么“强大的基础”就是彻彻底底外行的话。 -kl3527- 给 kl3527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0/2024 postreply 18:59: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