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析一下文中的那个案例(这个弄错了案例,不过既然写了就留着吧)

本帖于 2016-04-14 12:06:5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ephd 编辑

以前一个女病人,以便秘住院的。我们两个副主任医师会诊,看到便秘,用大承气汤治疗,病人服完后觉得效果非常好,大便痛快,但是刚泻完以后,又变便秘,大便更难下去。
 她有精神萎靡不振,还老烦躁、失眠舌红苔黄,似乎有热象,但脉微细,服药后脉变得浮弦劲有力,另外还有循衣摸床——她老摸被子边边角角。

精神萎靡不振:少阴证的但欲寐
烦躁、失眠、舌红苔黄:少阴热化证
脉微细:少阴脉

 

(开始便秘的时候应该用的处方是黄连阿胶汤,反而用大承气攻阳明,这个根本就是辩证的严重失误。大承气汤的脉象再怎么搞也不会微细脉)

服药后:

脉变得浮弦有力,什么意思?
伤寒条文第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这里虽然没有用白通加猪胆汁汤,而用的是大承气汤,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正常的少阴脉应该微细脉,如果脉象变得完全相反,那是少阴死证,阳气将脱的迹象。

后面还有“循衣摸床”的精神症状,这个也是少阴死症,
见伤寒条文
298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这里的循衣摸床”就是不烦而燥的临床表现。

于老师用茯苓四逆汤回阳救逆,用龙骨牡蛎收敛浮火,这是非常正确的救命之法,这个时候若用乌梅收敛相火,黄连攻伐胃气就不合适了。倘若真的用了乌梅丸,病人恐怕要过去那边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