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中医治疗:首先因只是看了舌诊和搔痒的皮肤照,也认为是血热型湿疹并有血瘀,因此开了桃仁承气汤加禅蜕,只开了

本帖于 2016-03-20 11:00:3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雨中人生 编辑

3付试试,没用。然后我就电话病人仔细问诊,并且看了一下以前中医的药方也都是大黄芒硝石膏白鲜皮蝉蜕甚至巴豆等。再经过仔细问诊得知病人无汗,手背冷,痒的地方主要是是太阳膀胱经走的地方,包括眉毛骨痒的地方就是膀胱经的第二个穴位。病人面部皮肤稍有黄,病人过去有痔疮说明病人应有气不足,病人无汗,应该肺的宜化功能不强,肺和大肠互为表里关系,病人长期四五天大便一次,大肠的瘀热会上行至肺,而肺又不能把这些热散发,肺主皮毛,因此这些废物就堆积在皮下没办法出去,就会痒。于是我开了7天的伤寒论中的方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头五天病人照样痒,我知道还未得其方,最后两天微信告之痒好一点。我此时心想有点效果了,又改方,因病人只痒在上身后背及头腰身处,病人无汗,因此我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上加了麻黄附子细辛汤,病人有血热、湿热,有里实,但是寒凝引起的,病人有便秘,但无腹胀无口渴,不是阳明便秘,也不是阴虚便秘。吃了一付,马上告之头部颈部痒全好,只是身上还有一些痒,吃完5付,身上痒好了七八、九成,能睡了。因病人手背冷,这是过去去湿热的苦寒药引起的,脾主四肢,手背为阳,推理可能是胃寒引起,于是开了5付附子理中汤,重用干姜去胃寒,准备开始调脾胃治夲,并告诉病人吃完药手背会暖,昨天微信告之,手背变暖和了,几乎不痒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