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屠呦呦获奖 诺贝尔奖如何对待中医药?

来源: 吃与活 2015-10-05 13:53: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220 bytes)

屠呦呦获奖 诺贝尔奖如何对待中医药?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2015/10/151005_tu_nobel_prize_chinese_medicine

  • 6小时前
Image copyright Nobel Prize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十三位女性,也是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人。

诺贝尔奖一直似乎远离中国人,直到人权活动人士刘晓波和作家莫言。前者2010年获和平奖,遭到中国政府强烈抗议;后者2012年获文学奖,在人文艺术领域获得西方奖项,被视为突破。

但在医药自然科学领域获奖,而且还是女性, 屠呦呦的获奖书写历史。

与屠呦呦 一同获奖的还有爱尔兰医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药物科学博士大村智。

关注焦点

在获奖名单揭晓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和她的中医药研究背景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

Image copyright Nobel Prize
Image caption 记者们关心的话题似乎只有屠呦呦和中医药

在近30分钟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对坎贝尔和大村智的问题几乎没有,仅有一个关于大村智的问题,也是将他与屠呦呦联系起来,问“二者进行了怎样的合作”。

首个问题就是问屠呦呦获奖的意义。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会成员安德森(Jan Andersson)说:“早在1700年前人们就知道这种草药(青蒿素)能治疗发烧症状,屠呦呦做的就是阐释了这种草药的哪一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让后来临床治疗和生产药物成为可能。”

84岁的屠呦呦多年来研究中药化学,结合药理、制剂及临床等,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精华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发掘中药的活性成分,她最突出的贡献是研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Image copyright Nobel Prize
Image caption 弗斯伯格教授强调,奖项不是颁给中医药的。

一名印度记者随后问,屠呦呦的获奖是否意味着西方医药界对传统替代药物的看法发生改变?

这一问题让出席会议的诺贝尔大会成员有点意外。大会成员、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教授弗斯伯格(Hans Forssberg)很外交地说:

“寻找新药的途径有很多种,人类通过不同植物寻找治疗方式由来已久,这可以激发我们寻找新药的新观念。”

不过,弗斯伯格教授也明确指出:“我不认为我们会直接用这些草药”。

出席发布会的诺贝尔委员会主席朱琳·吉拉斯(Juleen Zierath)补充说:“他们用了很复杂的方式提取这些有活性的自然物,这不是说把一些植物混在一起就行,而是用了复杂的方式提炼。”

新闻发布会主持、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兰达尔(Urban Lendahl)也赶紧补充说,草药只是起到了“激发创新”的作用,最终通过技术做成了“现代的、有效的药”。

Image copyright Nobel Prize
Image caption 安德森说,中医药给了研究人员以启发。

也有西方记者对青蒿素的制作方法表示担忧,认为有的可能是转基因,这是否安全。

安德森教授回答说,种植和生产青蒿素植物都是基于传统方式的,合成的方式只是加进了光合化步骤,以及结晶以便获取浓度更高的活性物。

“不是颁给传统医药”

原以为接下来的问题是会针对其他两位获奖者,但记者们的兴趣还是集中在中草药和屠呦呦。

问题包括这种新药的抗药性,这种药与其它药相比,抗药性会如何等等。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兰达尔说,他们还没有与屠呦呦取得联系,但相信她会对获奖消息“有积极反应”。

兰达尔为评定获奖者解释说,整个评估过程是很彻底的,评估团队阅读了大量的文献,以图找到对人类医学最大的贡献者。他说,屠呦呦的最初文献是中文的,但也阅读了她的其它很多文献。

与会记者似乎对诺贝尔奖和中草药的关系表示兴趣,鉴于一再有类似问题,出席发布会的弗斯伯格教授说:“这不是对传统中医药的颁奖,我们颁的奖是给从中医药当中获得启发、作出贡献的个人,她能够从中做出新药,让我们在全世界销售。”

(撰稿:高毅 责编:董乐)

所有跟帖: 

这是不是中医的贡献?葛洪是公认的中国化学制药鼻祖,尽管中国的化学很落后。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459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5:24:53

老T一直说,青蒿素的发现是偶然,与中国古代医学无关(青蒿不是同一种植物),那么这段描写呢?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98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5:28:55

这是个大方向问题。没有一种药是完美的。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5:57:04

都在进化,适者生存!!!这是普遍真理。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6:04:52

抗药性没关系。葛洪的方子里不是还有那么多药吗,我们接着试,再搞他几个诺贝尔奖:)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6:38:42

至今,人们并没有确认两类青蒿素到底作用虫的哪个生命节点,而抑杀此虫。兄要努力了。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22:46:15

"现在柬埔寨、缅甸、泰国和越南已经发现了针对青蒿素这一联合疗法的主要成分所产生的耐药性。" 世卫组织如此说 -Lily168- 给 Lily168 发送悄悄话 Lily16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6:01:37

只做到这点是不够的 -Lily168- 给 Lily168 发送悄悄话 Lily16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9:37:17

抗药性已经被确认了,用药的时候往往是和别的药物相结合。 -pamperedpaws- 给 pamperedpaws 发送悄悄话 pamperedpaw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09:24

第一代产品早就因为抗药性被WHO禁止了,现在都是二代以后以及combo产品 -mickey222- 给 mickey222 发送悄悄话 mickey22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09:58:04

与葛洪有关那是肯定的,屠自己都是这么说的。即使不是同一植物(这一点难以确定,谁知道葛洪说的是哪种呢),也不能否认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32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6:20:49

水浸其实没有什么效果,屠的贡献关键是找到了乙醚,萃取出了有效成分。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332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02:59

作为植物的化学分离来说,液液萃取,溶剂效应温度效应都是必做的工作,乙醚更是非常常用的溶剂。 -nyagela- 给 nyagela 发送悄悄话 nyage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54:24

嘿嘿, 这是西方做科学的法子。 中医是水煮啦。 -hello2002- 给 hello200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57:22

水浸一定是有效的,不然葛洪不可能记录下来。 也就没有然后了。。。 -hello2002- 给 hello200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55:27

你先看看葛洪《肘后备急》的那四十几个方子,就不会这样说了。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23:31:00

连这么简单的文言文都看不懂还在这里喷 -雪夜读书- 给 雪夜读书 发送悄悄话 (167 bytes) () 10/07/2015 postreply 14:44:46

奎宁也是从金鸡纳霜中提取的,只能说跟Herb有关系, 跟中医学没多大关系。 -shamrock100- 给 shamrock100 发送悄悄话 shamrock1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5:46:45

可能诺贝尔奖委员会想给中国一个奖,但他们也的确没想到人们似乎对中医与否特别在意。是啊,就是一个重要的植物药,那个国家都用植物药,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164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6:58:14

那么葛洪就是植物医?不是中医? -医者意也- 给 医者意也 发送悄悄话 医者意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09:19:22

是的,是植物药,不能把所有的植物药都说成是中药。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77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08:21

有点瞎辩的味道 -大巴山- 给 大巴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09:28:32

文中提到的记者主要是中国记者。我看了那个发布会,觉得中国去的记者中尤其是提问的记者似乎英语不是很好,不能理解发布会中已经说得很清 -瓷娃- 给 瓷娃 发送悄悄话 瓷娃 的博客首页 (195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09:59:51

这个印度记者问的很好! -Wiserman- 给 Wiserman 发送悄悄话 (515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11:41:16

No! 印度人最坏! 问的问题很"古怪+恶意"! -Quarx- 给 Quarx 发送悄悄话 Quarx 的博客首页 (105 bytes) () 10/07/2015 postreply 02:07:53

阿斯匹林也是中醫. -X723- 给 X7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13:55:57

必须的。 中国中药很早以前就描述过,杨树狗败火。 疟疾在中医叫大风,说白了,没几个中医能定义啥叫大风。 -TheEarth- 给 TheEart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23:48: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