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生死劫

 

民间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曾仕强教授说过,49岁和59岁,是人生的生死大劫。秦始皇过不了49岁,关公过不了59岁。这生死大劫,带走了不少人。

特别是中医养生专家倪海厦,自己生前就说他自己是59岁大限,果然时间到了,他仙逝了,让很多粉丝愤愤不平。

为什么59岁这个年龄段,会成为人生的生死劫呢?因为这个年龄是新老阶段的交汇点,风险特别大。

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的副会长李洪梅教授于2024年9月19日22:30因病治疗无效,辞世于北京,享年59岁。李洪梅教授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和管理方面表现出色, …

我国著名的内分泌和糖尿病学家、糖尿病科普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向红丁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9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梅墨生59岁在养生专家,59岁去世。

2025年3月17日,年仅59岁的,太极大师”陈有芹离世。

2025-06-24. ^59岁著名诗人、复旦诗社原社长甘伟逝世。

最美机长的南航机长贺中平,59岁心肌梗塞不幸离世。

何厚華患鼻咽癌病逝享年59歲

著名相声大师候耀文在家中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死亡,享年59岁

59岁的传奇艺人罗霈颖猝死家中。

林黛59岁独子突然离世!与父母死于相同地点。

威尼斯金狮奖肯定的韩国导演金基德因感染2019冠状病毒疾病病故,享年59岁。

周洁:舞蹈家、演员,59岁。

……

这么多名人的去世,印证了曾仕强的话。对于59岁的恐惧和无奈,人们似乎无法改变。倪海厦是通国学的大师,他似乎都不能逆天改命。

后来读《道德经》,忽然豁然开朗。老子对养生之道的阐述和论证,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法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

他说:“至虚极,守静笃。”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循环往复、事物发展到极致会走向反面,而道的运行方式则体现为柔弱而微妙,柔弱才能胜过刚强。

老子的辩证思想,即事物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柔弱的策略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人在59岁时候,60甲子循环一周后,59岁的命运力量就像是绳子,被磨损到最细微时候。想要渡劫,就要反转自己的生活状态。

而那些名人,59岁时候,放不下已经有的一切,都是努力的工作,赚钱。他们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延伸命运的齿轮转动。

没有守弱,守静,加速了自己的告别时间的到来。

 

所有跟帖: 

油管上有一些对倪海厦英年早逝的解读,觉得有一个还可以,链接在内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8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09:26:33

听了,他救了多少人?需要剥夺睡眠 -longnv- 给 longnv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0:52:18

就是用强,没有用弱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3:26:09

谢谢你,网上有个人说过,倪活着说话收费特别高,一般人找他看不起病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158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3:25:34

所以,以看病人之名义, -longnv- 给 longnv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3:44:05

就这样都已经累死了,收费低更糟。我老家曾有一位名中医,一天只看六个病人 -周老大- 给 周老大 发送悄悄话 周老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22:05:50

不知道视频里的是否100%真实。觉得他摊子铺的挺大。诸葛亮智商高能力强,但也没法一个人包打天下。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5 postreply 06:40:56

每个人有认识误区吧,特别是国师级别的大神,没有人可以说的上话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5 postreply 15:31:57

北京的名医看病看八字面相,不好的给钱他也不看,因为他认为疾病是业力报应,不想被反噬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5 postreply 15:34:34

他认为“睡眠是浪费时间”, 所以每天只睡三小时,这本身就是对于睡眠的生理作用的误解。收费昂贵与他的舍身求义相矛盾。 -誉用文人- 给 誉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559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9:57:46

说的好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5 postreply 15:28:39

特别喜欢倪师的视频。若是他还在世,我会做侯鸟每年短租在他Florida的诊所旁。在美国找不到这个级别的中医了。 -seabreeze66- 给 seabreeze6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4/2025 postreply 12:27:21

当时有帖子说,他看病的诊费2000刀起步,不知道真假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5 postreply 15:29:58

这是一个不懂统计,从而得出错误结论的例子。只举几个59岁死的名人个例,根本不能说明59岁是一个魔法数字。 -湖西- 给 湖西 发送悄悄话 湖西 的博客首页 (51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1:10:25

年龄死亡率‰ :58岁9.34; 59岁10.81;60岁12.84;61岁13.0,完全看不出59岁的特别,统计见内: -湖西- 给 湖西 发送悄悄话 湖西 的博客首页 (311148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1:34:43

从统计看,73和84也没什么特别的。 -湖西- 给 湖西 发送悄悄话 湖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2:02:49

赞同!以前总报道40-50岁死掉的科技人员时,就认定那个年龄最容易死,其实统计上根本没有这规律。 -L94607- 给 L94607 发送悄悄话 L9460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4:52:26

不过许多养生专家不长寿是很有讽刺意义的。 -L94607- 给 L94607 发送悄悄话 L9460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4:54:39

这些人一般都是想另辟蹊径,与众不同。有可能比一般人长寿,也可能比一般人短命。而且试错的代价还会积累 -周老大- 给 周老大 发送悄悄话 周老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5 postreply 13:10:06

主要是他们这些养生专家活不过59,让人感慨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5 postreply 15:28:00

哈哈哈,因为每个人都有59岁,到这个关口,就看个人的选择了,反正人最后都要死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13:27: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