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癌”字的起源,看人们对癌症的认知过程(ZT)

来源: 中学时代 2010-02-05 10:13:2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54 bytes)
“癌”字最早出现于北宋1170年东轩居士着《卫济宝书》:「痈疽五发,一曰癌……」。南宋、杨士瀛着《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癌》中,记载了癌的症状:「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则多发於腹,女则多发於乳,或项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癌字从岩,岩即山岩,岩为岩的俗体字,古代癌、岩、嵓、喦、岩、岩通用,癌的本义和读音均同岩,传统中医学常用其本义本字「岩」作为病名,指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肿物,是以形象命名的,例如乳岩(今之乳癌)、肾岩(今之阴茎癌)、舌岩(即今之舌癌),多归类於外科。

在普通话中,癌症的“癌”字依造字规则应读作ㄧㄢˊ(yán,岩),但自1950年代之前开始,生活中“癌”字常读作ㄞˊ(ái,皑)。这是为了避免口语中与炎症混淆而更动读音。在中国大陆1961年编修《新华字典》时为了同“炎症”区别,古时「岩」与「崖」同义,故借用与其互训同义的崖字为其音,推荐“癌”读ㄞˊái。 所以今天“皑”的发音在大陆是唯一的正确发音。


http://www.soobb.com/Destination_Wiki_29095.html

所有跟帖: 

癌,从象形字看:病字头,象山一样多的品,能想象到古人的恐惧 -冉阿让- 给 冉阿让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5/2010 postreply 18:42: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