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3-6个月就复查(反复强调随诊),看里面的ZT

来源: 皮球 2008-09-16 11:57: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7440 bytes)
● 主持人:乙肝病毒携带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一个阶段,如何对待乙肝病毒感染,也就是说,感染了乙肝病毒怎么办?

● 杨主任:我国是一个乙型肝炎大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占全国人口的1/10,即1.3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在这之中,10%~30%的患者有可能发展至肝硬化,5%~10%的肝硬化患者将发生原发性肝癌。因此得了乙肝一定要重视。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多种状况,如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慢性乙型肝炎;静止性肝硬化;活动性肝硬化;肝硬化的各种并发症等等,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对于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它的各项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均是正常的,没有临床症状,目前科学的态度是暂时不予治疗。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应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以及35岁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病历,肝功能持续正常,病理检查后,发现肝脏的病理损伤非常明显,需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可能没有及时明确诊断,而贻误最好的治疗时机,病情持续进展,有些患者发展到肝硬化,出现腹水、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才来就诊,此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不可逆转的程度,给后续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迄今为止,尚无一种药物对“大、小三阳”的携带者表面抗原转阴有肯定的疗效,也就是不能清除病毒,即使是干扰素和常用的核苷类药物,也无能为力。一些媒体宣传的“大、小三阳”转阴治疗,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这部分人群要定期到正规的专科医院随访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间隔时间不超过半年,检测项目应包括肝功能、甲胎蛋白、腹部B型超声等等,以便掌握病情演变情况,及时治疗。
我们反复强调随诊的重要性。
今年年初我们接待了一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老病人,因自我感觉良好,2年未到医院随诊。当他做B型超声时,发现肝脏多个肿瘤,门静脉充满癌栓,已经失去了治疗时机。1个月后,死于反复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年仅49岁。
如何来判断自己的肝脏有没有炎症、需不需要治疗?要根据客观的检查,不能单凭自己的症状和感觉,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肝脏持续性损害,损伤程度不断加重。有的学者把乙肝病毒比喻成潜伏在体内的“隐性杀手”,它对肝脏的损害有时是悄悄地进行的,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时没有症状,而这些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是我们治疗的对象,这就需要患者遵照医嘱,按时到医院复查,医生会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

● 主持人:您反复提到肝穿刺病理检查,这项检查是常规检查吗?操作的危险性大吗?

● 杨主任:
肝穿刺病理检查可以直接检查肝脏组织学的病理改变,鉴别肝脏病变为急性、慢性肝炎还是肝硬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可以检测肝细胞中有无HBsAg 、HBcAg表达;也可以诊断肝组织炎症坏死的分级,纤维化程度的分期,以及评价药物疗效。比较之下,肝穿刺病理检查可以直接反映肝脏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的程度,是肝脏疾病检查中的金标准.
肝穿刺是有创伤性的,所以,没有象肝功能,B超一样,作为常规检查。但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在有适应症的情况下,由正规医院医生提出建议,患者在知情和自愿的前提下,可以签署知情同意书,才可以实施。患者也可以选择不做。
B超引导下施行肝穿刺术,穿出的肝组织只占肝脏体积的5万分之一,并且,肝脏的再生功能非常强,可以很快修复。所以这一点创伤,不会对肝脏功能造成影响,且肝脏病理诊断对于指导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肝穿检查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
肝穿刺前,要常规检查凝血机制,血常规,肝功能,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正规操作,是安全的。

● 主持人:乙肝携带者常常困惑于何谓大、小三阳,就这个问题,请您给网友解释一下,大、小三阳对于乙肝携带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有什么影响?

● 杨玉英: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机体会出现相应的抗原和抗体,我们通过化验可以查到,即乙肝两对半。它们分别是 1)表面抗原(HBsAg); 2)表面抗体(HBsAb);3)e抗原(HBeAg);4)e抗体(HBeAb);5)核心抗体(HBcAb)。所谓“大三阳”是指1、3、5项指标均为阳性,表示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所谓“小三阳”是指1、4、5项指标阳性,一般来说“小三阳”表示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弱,但也有部分病人因病毒变异使e抗原不能表达而表现为小三阳,这时就要通过检查HBV DNA来确定病毒是否复制。大、小三阳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转换的。
一般来说,大三阳提示病毒复制活跃,而小三阳提示病毒复制不活跃,但是,但也有部分病人因病毒变异使e抗原不能表达而表现为小三阳,这种情况下,小三阳不能真实反映病毒复制的程度,这时候,要看HBV-DNA。所以说,在临床上,反映病毒复制程度,以及抗病毒治疗的效果,HBV -DNA比乙肝五项更准确,更重要,也更有意义。尤其对于应用口服核苷类似物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HBV -DNA的变化,直接反映疗效。

● 主持人: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患者和携带者的重要治疗方法,那些情况进行抗病毒治疗?

● 杨主任: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抗病毒治疗一般适应症:
1.DNA>=100000拷贝/ml,(HBeAg阴性者为>=10000拷贝/ml).
2.ALT>=两倍正常值.
3.如果ALT<两倍正常值,但肝组织学显示:>=G2炎症坏死.
具有1并有2或3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在临床上,肝功能异常,ALT>=两倍正常值,应注意排除由药物,酒精,和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根据病史,例如饮酒史,用肝损伤药物史及劳累等诱因,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在不应用强降酶药的情况下,可以2—4周复查。如肝功能持续异常,病毒复制活跃,可以考虑应用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目前公认的药物有两大类:干扰素与口服核苷类药物,两类药物治疗各有利弊,建议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在知情和自愿的前提下,遵医嘱治疗。但同时应指出的是:两类抗病毒药物均非特效抗病毒药物,即使用后不是100%有效,且作用只是抑制病毒,而不能杀灭病毒。
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缓解肝脏炎症,改善肝脏功能,延缓或抑制肝纤维化,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就目前科技水平,还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清除慢性乙肝病人体内的病毒。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追求所谓的“转阴”疗法,就容易受到虚假广告的欺骗,最终受害的是患者本人。

● 主持人: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随访?治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

● 杨主任:如果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肝炎的表现,肝功能检查持续正常,B型超声显示肝脏、脾脏无明显变化,那么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或 HBV-DNA水平高低,可以暂时不进行治疗,但应定期随访,密切观察。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无任何药物对携带者有肯定的疗效。所谓对“大、小三阳”携带者的“转阴”治疗是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和确切的临床疗效的,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那么是不是肝脏病变就不发展了呢?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大致有以下几种转归:1、终生携带病毒不发病;2、转为慢性乙型肝炎;3、导致肝硬化、肝癌。目前尚不能预测何时转变,因此定期复诊非常重要,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就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由肝病专科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而不应轻信虚假广告,贻误治疗时机。尤其年龄大于35岁的有家族史的乙肝病携带者,应至少每半年检查血清甲胎蛋白、B型超声和肝功能,以便及时掌握肝脏演变的情况,及时发现病变,确定治疗时机。
对于慢性HBV携带者,应动员其做肝组织学检查, 尤其对年龄大于35岁的有家族史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据临床观察肝脏的炎症活动常与年龄呈相关性,年龄愈大,即使ALT正常,肝脏出现坏死的几率愈大。
目前国内常用的病理诊断按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炎症分级为1--4级,纤维化分期为1—4期,级别越高,提示病情越重。目前国内专家共识如肝组织学显示炎症坏死者在2级以上,即使ALT正常,亦应考虑开始抗病毒治疗。
[

● 主持人:有网友提问:乙肝小三阳 最近检查 转安酶生高,又检查出有脂肪肝,需要注意些什么,吃些什么药?

● 杨主任:转氨酶升高,提示肝脏有炎症坏死,您的转氨酶升高到什么程度?有没有自觉症状,现在要鉴别病因,比较可能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或者是脂肪肝引起的。可以复查肝功,补充检查HBV-DNA,肝胆脾B超,明确诊断。另外,其他原因,例如,用损肝药,饮酒史,劳累等诱因。
建议您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有针对性治疗。

● 主持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呢?

● 杨主任: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开朗乐观,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其次合理的调配饮食、戒酒;还应尽量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治疗和随访方面的问题,前面都已经说过了,就不赘述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