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副作用比西药更加大

来源: ephd 2008-09-12 19:12:4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4113 bytes)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疗方式, 拥有各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我想这句话大多数人都是会同意的; 如果医圣张仲景(可能很多人更加熟悉神医华佗)在世的话, 他一定可以治好很多疑难杂症. 在假设前提成立的条件下, 我相信我们中间的不少人对这句话也是基本上存肯定态度的.

西医就更加不用说了, 能够治疗很多疾病. 在很多领域, 我们可以非常肯定西医的疗效. 这个大家都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换句话来说,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 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都是可以对各自擅长的疾病有着显著疗效的.

现在的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多数针对中医药的研究完全是以西医理论为基础做的各种毒性试验, 希望找出中药里的有效成分来治疗疾病. 但是我想大家都知道这种研究的结果, 那就是没有什么结果. 更多的动物试验反而是给出一些反的甚至矛盾的结果, 例如已经证明了某种中药有剧毒. 但是这种有剧毒的重要仍然广泛的被中医使用并且能够治疗疾病, 更加重要的是在名医的手下这些毒药并没要起到预期的把人毒死的作用, 反而治好了疾病. 这个非常显然和现在科学观察到的现象是背道而驰的. 现在是谁都想知道为什么, 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回到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 因为中医和西医根本就不是一个理论体系. 试图用西医的理论体系解释中医基本上是徒劳无功的. 甚至连”神农本草经”上面说的”无毒”上药都被西医证明是毒药. 我很难和大家解释的很清楚,只能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

中药的作用和针灸是一样的, 我想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事实. 中医治疗疾病是基于人体经脉圆运动循环体系(可能用词不当, 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也就是说人体在健康的时候, 整个经络处于一个正常的圆运动中, 阳气和阴气该升的升, 该降的降, 该往复循环的就往复循环. 如果阳气不升,阴气不降, 循环受阻, 那么人就病了. 治疗这个疾病可以依靠针灸, 刺激特定经络上的位置, 让这个循环重新动起来, 让阴阳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 中药也是一样, 让药物进入经脉,打通阻塞的地方, 让圆运动重新恢复正常.

所以中医治疗的时候非常讲究辩证, 就是弄清楚到底圆运动不走了问题出在哪里.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4诊, 所谓望闻问切. 每个经络出现问题都会表现出来, 例如脾经和胃经出现问题的时候人的脸色, 胃口, 粪便都会有相应的表现, 当然脉像也会有相应的表现. 如果辩证错误, 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轻则开出去的中药无效, 重则有反效果甚至置人于死地. 所以我们在讨论中医疗效的时候第一点就应该建立在正确使用的基础上, 不正确的使用中药或者不辩证就滥用中药对身体造成了伤害你说和中医有关系吗? 就像胡乱使用儿童用的六味地黄丸补肾一样, 你说是药的错还是人的错? 而且错到一提到这个药大家已经觉得它是补肾的, 把它原本是干什么的都忘记了.

现在我们回到”神农本草经”上为什么说泽泄无毒上面来. 泽泄入肾、膀胱经, 性甘,寒. 也就是说如果肾经、膀胱经上的阳气不足的话, 泽泄是不适合的. 古书中也有记载. (《别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医学入门》:“凡淋、渴,水肿,肾虚所致者,不可用。” 《本草经疏》:“病人无湿无饮而阴虚,及肾气乏绝,阳衰 精自流出,肾气不固精滑,目痛,虚寒作泄等候,法咸忌之。”) 换句话来说, 如果肾经、膀胱经上阳气过剩的话, 这个药是适合的.
使用中药调养身体在很多情况下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候, 这个时候如果正确使用泽泄的话将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但是, 就目前我们大家生活的环境来说, 肾经、膀胱经上阳气过剩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通常我们都是缺乏阳气. 在这中情况下(单独)服用泽泄就已经不对了, 再加上长期(单独)服用, 身体不出现问题那才见鬼了. 假设小老鼠和人是一样的经络结构, 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长期服用一中降肾阳的药, 我想老鼠不发生问题才是奇怪的. 但是如果让小老鼠服用”六味地黄丸”的话, 那么它出现问题的时间或许可以延长到几个月甚至一年以后, 因为中药在配药方的时候是讲究阴阳协调的, 在总体药性平衡了以后就可以让各种药单独的危害降低. 这个有个很简单的例子, 大家可以在网上随意搜索一下以得到验证. 麻黄的药性会让心跳加速, 如果服用大量的麻黄会让人心跳过速而死. 炙甘草有相反的作用, 可以平复人的心跳和呼吸. 在有大剂量麻黄的药方里面一般来说是肯定有炙甘草的存在. 我们可以借助麻黄的药力又可以避免它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如果这个时候你研究含有大剂量麻黄的药方只孤立的把麻黄拿出来, 就武断的说这个药方吃了会让人死亡. 那这个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

西医为什么研究了那么久中药却很难发现其有效成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99%的西医研究人员对中医是完全不了解的, 即使现在中医大学里毕业的博士真正能完全用中医辩证看病的也是没有几个. 在这种前提下这种研究如何能出结果呢. 我想如果有一天, 大量研究人员在同时精通中医和西医的情况下再做类似的研究, 那么划时代的神药很可能会面试, 那才是人类之福.

写了那么多了, 我想大家对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应该有个模糊的概念了. 我很感慨为什么好的中医变的越来越少了, 甚至连了解中医的人也变越来越少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