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学博士眼中的医疗监管:谷歌曾被课以重罚

未来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 贺卓辉)今日,《人民日报》刊文《监管要追上互联网的创新步伐》再次评论魏则西事件,文中表示,魏则西事件牵出的网络竞价排名导致信息真假难辨,既是“相关部门对此调查处置的力度远远不够”,同时,“既有制度滞后的因素,也有监管不力的原因”。

  2016年4月12日,22岁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魏则西因为滑膜肉瘤恶化,死在咸阳家中。生前,魏则西在知乎上回答了“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揭示百度竞价排名导致了自己病情延误和恶化。随后,舆论持续发酵,大学生魏则西的去世,让民营医院、百度推广、部队医院承包体制以及医疗监管体系问题呈现在公众面前。

  5月9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计委和北京市有关部门成立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调查结果。联合调查组认为,百度竞价排名结果客观上对魏则西选择就以产生了影响,必须立即整改。

  同时,魏则西就医的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仍在停业整顿,2名主要领导被撤职处分,10名相关负责人依纪依法作出严肃处理。

  魏则西事件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大学生魏则西之死所牵扯出的医疗监管、医疗改革和互联网竞价排名误导受众等问题却值得整个社会持续关注和思考。

  对于医疗监管和医疗改革等重大问题,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是否也会遇到类似事件?美国的医生制度和医疗改革体系是怎样的?是否可以为我国医疗改革的借鉴?

  对此,未来网记者专访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癌症和血液病医学博士黄侃。

  黄侃博士告诉未来网(微信公号lovek618)记者,实际上,美国也严厉打击过类似于百度竞价排名的现象。

  “美国政府曾经通过钓鱼执法,打击了Google(谷歌)上的不实医药广告,并且对Google课以重罚。”黄侃博士介绍说。

  严格的政府监管

  黄侃介绍,医疗健康行业属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兹事体大,美国政府监管非常严格。其中,药品和医疗器械是由FDA(食品药物管理局)负责监管。一个新药的研发、上市耗时旷日持久,失败率极高,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才能做到。医院和医生的资质,也都由相应的部门监管,没有执照去行医属于犯罪。

  记者:您如何看待魏则西事件?

  黄侃:像莆田系医院这样,将未经过正式审批的治疗方法拿出来为患者治病,还收取昂贵的费用,在美国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现在美国的大型医院、医学中心为了吸引患者,把自己的硬件打造得富丽堂皇,广告牌俯首皆是,目的也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医疗行业的确属于商业行为,有着病人的个人利益和医院作为公司实体谋求商业利益的冲突。这个问题在美国也一直一定程度的存在。

  虽然,美国大型医院基本上都是非营利性组织,然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尽管如此,这些医院的医疗行为也必须要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记者注),受到FDA和法律的约束。所以,也就不可能发生莆田系医院这样的恶性事件。

  美国医生的自我监管与自律

  据黄侃博士介绍,美国医疗系统本身的健康运作,除了政府监管外,极大程度是靠医生这个群体的自我监管和每一个医生个体的自律来维系的。

  “前一阵子,听到过一个趣闻:一个小地方的电影院正在播放电影,但是传呼机一响,观众席里的医生被紧急传走。电影院方立即宣布,‘暂停放映,等医生回来再接着放!’”黄侃介绍说,医生在社区里总是得到广泛的尊重。尤其是在小地方,医生一般都是社区领袖,慈善、捐款等活动都能见到医生的身影。

  美国医生的培养制度,走的是少而精路线。它严格控制医学院的招生人数,保证毕业生在经过漫长的学习和培训期后,能够获得一份相对高薪的工作。

  黄侃介绍说,越是偏远的地区,医生获得的薪酬就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医生质量的平均性。而且,民众普遍认为,医生的高薪是理所应当的,不像对华尔街的“肥猫”(fatcat)们那样“羡慕嫉妒恨”。

  “当美国的医生正式成为一名主治医后,就成为了一个可以独立做出医疗决定的个体。医生作出的决定完全根据病情需求和药物治疗效果,不受行政干涉和药物价格左右。由于美国实行医药分开,医生开的处方和他的收入没有关系。”

  黄侃认为,美国医生之所以很注重自己的声誉,是因为医生也是从民众中走出来的,当社会对医生给予厚望和崇高的社会地位后,他们会珍惜经过大量时间和经济投入而得到的工作和社会地位。违法乱纪或行为不检点,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永久取消行医资格。

  “这将会使他们失去一切,包括多年奋斗得到的行医执照、社会地位和高薪的工作。”

  黄侃介绍,美国也有不良医生,但是比例非常小。

  发展医生集团

  记者:您如何看待美国的医疗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黄侃:美国的医疗人才培养机制值得中国去借鉴,让医生和从事健康行业的人员能够阳光、体面地获得应有的报酬和相应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成为净化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如果,我们采取宁缺毋滥的观念来培养医生,医生就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他们就不会去莆田系这样的医院工作,参与对患者的误导甚至欺骗。当社区医院的医生水平上去以后,“千军万马进北京”,“千军万马进协和”的现象也会得到缓解。在美国,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就近就医的。

  记者:但是减少医生数量会不会造成看病难?

  黄侃:这一点可以通过发展医生集团得到缓解,美国的医生主要有两种就业形势:一种是成为一家医院的雇员,再就是加入一个医生集团,以合伙人的身份成为公司的拥有者和经营者。

  一个医生集团,一般是由几个同一个专业,或是不同专业的医生构成的,性质相当于一家公司。从肿瘤医生集团来看,每个医生要配备十名以上的辅助人员,包括护士、护工、客户服务等,大的集团甚至还有自己的IT和市场人员,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医生的专业效率。

  由于医生集团里的医生是公司的拥有者,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会比较高。从肿瘤医生集团来看,隶属于医生集团的医生接诊量是医院雇员医生的一倍以上。医生集团由于没有医院的外壳,而是直接面对患者市场,就会更加珍惜维护自己的声誉。

  举个例子,我所在的诚恩肿瘤医疗联盟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在美华人医生组成的网上医生集团。对医生集团而言,职业荣誉、道德声誉比什么都重要。由于癌症治疗的特点,我们完全能够根据病例和各项检查结果,为癌症患者制定出目前已知最好的治疗方案。我们希望以这种形式,介入国内医改的大潮,为国内患者尽一份力,同时带动国内同行的诊疗水平,净化近些年来癌症医疗商业化带来的混乱局面。

  “免疫治疗”有效率低于50%

  魏则西事件导致“免疫治疗”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黄侃认为,“免疫治疗”也为此受到“连带伤害”。

  记者:生物免疫疗法在美国的情况是怎样的?

  黄侃:我可以确定地告诉大家,免疫治疗是近些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最大突破。它通过调动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这种机理,使它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性,远高于其它治疗方法。

  目前在美国,基于免疫治疗机理的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黑色素瘤、肺癌、肾癌等病,其它癌症的疗效也正在开展临床试验,以期获得FDA审批,有希望在几年之内全面开花。

  值得一提的是,免疫治疗的机理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细胞生物学中信息传导通道的发现。由此可见,基础科学为什么被称之为“基础科学”,和对基础科学投入的重要性。在免疫治疗的兴起中,华人教授陈列平是一个领跑者, 起到了很突出的作用。陈教授现就职于耶鲁大学,是华人的骄傲。

  最后,我们想指出的是,免疫治疗并非是治疗癌症的“万能”。除了黑色素瘤以外,目前对其它癌症的有效率均低于50%。一种癌症,免疫治疗通常只能对其中一些亚型患者有效。所以,切忌夸大它的效果。而且,由于目前免疫治疗药物都是受专利保护的新药,价格非常昂贵。

  很多国内的患者,找到诚恩肿瘤医疗联盟的医生,希望能直接开免疫治疗的药物,这是我们职业操守无法做到的。患者是否适用免疫治疗的药物,必须首先通过专家严格评估。我们可以通过远程诊疗手段,来判断一个患者是否应该接受免疫治疗,会有什么样的预期。在这里,我们敦促国内患者,不要盲目使用免疫治疗药物。

所有跟帖: 

Good point! -happycow222- 给 happycow22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2/2016 postreply 09:31: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