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帖我提到一个世界观:与世界打交道要用正逻辑,与自己打交道可以用反逻辑。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心灵的安宁,而安宁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足以提前躲避许多健康问题,例如癌症风险。即使最终仍有无法躲避的问题,安宁也可以令人有更多的资源专注在这些问题上。
人可以在清醒的时候处于安宁,也可以在睡眠的时候处于紧张,关键在于选择。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的堡垒inner citadel. 堡垒外是潜意识和客观世界。潜意识经常试图控制我们,世界经常是纷乱的。只有在堡垒里,我们可以选择。选择安宁,则看到和感受到的就是安宁。放弃选择,潜意识就会帮我们选择,而这通常意味着它会选择担忧,焦虑。告诉自己以下一些话。
越多的事情,思绪,内耗,情绪,意味着我得到了越多的安宁。
越多的挑战,意味着我在面对它们的时候有越多的机会获得快乐。
越多的干扰,意味着我有越多的力量去超然和忽略。
即使以上所有的话都不起作用,承认它们不起作用,本身就是一种安宁。我安宁于我暂时无法安宁,我安宁于我暂时无法享受挑战,我安宁于我暂时不得不在乎某些干扰。退回内心的堡垒不是退却,而是以退为进。与其让潜意识和世界决定我的感受,不如让自己决定。Carl Jung说过一句名言,“成为你害怕成为的人”。Stoicism 也有一句名言,“把绊脚石当成垫脚石”。中国名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理解它们共同意思就是,拿回自己的选择权。
人生是一场旅程,守住内心的堡垒,就能最大享受这场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