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怕量化,更何况我这样的有心人。
于我而言,上帝挺公平的。我是我们小学到高中的第一号体育渣,一来因为上学早,比同学年纪小个头小;二来实在没什么可玩儿的,也没有同龄人朋友,体育方面的能力就没开发出来。所以,跑得不好,体能不好,英文不好… 什么都不好,但天生很会教,能迅速分解、细化各种知识点,系统传授。
所以这21个月下来,各年龄层族裔,各种基础的人都有接触。身边的人只要想跑,就见缝插针从小步幅,180步频开始带,累积了不少经验。
新手出来跑步,就是Open的第一步,是准备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放下才能有突破,所以新手的初阶问题心理大于技术。新手之所以是新手,问题一定多,需要耐心和包容心,做为新手教练这些基本训练和基本准备一定有。
语言最方便的当然是华一代。华一代大致可以一分为二,华一代落地5年内的问题是体能弱,杂念多(也可以说想象力丰富),缺少安全感。所以一定要强调专注,目标精准单一,极简沟通,避免问题复杂化。
华一代落地20年以上是相处最从容的群体,尤其来自教会的学霸一代。有信仰,安定幽默相处有趣,各种不听话和听不懂全都能用欢乐来化解。
我比较喜欢教韩一代和日裔一代,因为不仅本人连家属的服从性都强,听不听得懂反正会跟着来,尊师重教,很用心。他们的固执在肌肉上,但凡决定跟进跑步了,再固执的人情绪价值都会回应到位。很有成就感!
带老美的乐趣在于松弛,对自己负责。可能是因为自由随性,而且案例大部分来自Climber,很朴实且皮实,没心理负担。他们会想方设法找补,时常开怀大笑,很开心!
最危险的一例来自华裔粤语区。我现在对攀岩的粤语区感兴趣,怀疑不是黄飞鸿就是方世玉,不是叶问就是霍元甲,只觉得各个儿似神秘的高手,就是还没能理解这个人群的特点。无论是精英跑者还是Climber,讲究的就是control of yourself,而跑步这一例你说散漫吧,人家来投奔跑团了,来找组织了;你说会跑吧,明明一起出发,一会儿就不见踪影,一会儿就会在路中央捡到人,都到达终点了还不见他人;你说他不聪明吧,人家职场最安稳;你说他不感恩吧,各种客气和热情又让你觉得多虑了~ 反正没control什么事儿,指令统统无效,人家玩儿得挺开心! 就留下你这冒牌儿教练心惊胆战深怕传出受伤的消息。
基于这些经验,这一季就提前洗脑式列公式,反复强调小步幅和180步频。正式开始前,每早翻出180步频的“音乐炸药包”扔到群里给大家洗脑
希望这一季再遇到“新手教练杀” 我能够从容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