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02-16-2024]: 5天前(2月11日)读到突发事件新闻,年仅24岁的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Kelvin Kiptum(凯尔文·基普图姆)于2月11日在肯尼亚的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他的教练也同时遇难。Kiptum在去年10月的芝加哥马拉松(芝马)创造了2小时35秒(2:00:35)的马拉松世界纪录。据报道,Kiptum在短暂的生命中只跑过3场马拉松,每一场都是打破赛道记录并的冠军,而马拉松历史上排在最前的7个成绩,其中有3个是他的成绩;Kiptum是世界上唯一在马拉松赛事跑进2小时1分钟的人,他是最被看好人类有可能在正式马拉松比赛中跑进2小时的人;而这一切于上周日戛然而止。
读到Kiptum车祸去世的新闻报道,我非常震惊,难以置信,难过得眠睛湿润了。去年参赛芝马时,当还在赛道上的我得知Kiptum打破世界纪录的消息时,我非常激动和兴奋;尤如发生在昨天。我上网搜索更多的相关信息得知车祸发生在肯尼亚西部,马拉松选手们进行高原训练的区域;Kiptum的丰田(Toyota)小车失控侧面撞树。读到相关事故描述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2012年9月我和先生前往东非safari经历的路况和见闻;找出相关旅游杂记,其中我对前往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那上百公里的道路描述是“疙疙蹬蹬、坑坑洼洼、象搓衣板似的的土渣路。不仅是灰尘飞扬,而且是难以想象的颠簸”。
除了路况极差,肯尼亚大部分地区的贫瘠也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但其首都的部分区域及其机场倒是挺现代化)。所以,我理解Kiptum作为世界最顶尖马拉松跑者对他的家庭、乃至村庄、甚至国家的重要性;他的不幸英年早逝不仅是马拉松世界的巨大损失和悲剧,更是他的家庭巨大的损失和悲剧。
《梦碎》 (2012-11-05)
离开坦桑尼亚的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司机/导游托马斯朝阿鲁萨方向往回开,因为我们将从离阿鲁萨大约130公里的一个小镇Namanga入境肯尼亚,前往安波斯利国家公园(Amboseli National Park)。在即将到达阿鲁萨之前的一个岔路口,托马斯和越野车与我们告别。一个星期左右的朝夕相处,我们与托马斯建立了友情。先生特别欣赏这位勤劳、敬业、经验丰富的司机/导游,给了他丰裕的小费。托马斯与我们相互不舍地拥抱合影,将我们转交给旅行社安排的另外司机和一辆小型丰田车前往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交界的边境小镇Namanga。
在前往边境的路途上,刚开始,我们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一望无垠的塞伦盖蒂大草原、草原上大大小小的生灵们、壮观绚丽的日出日落、恩戈罗恩戈罗陡峭的火山口、银光发亮的马加迪湖、火山口盆底的生灵;噢,还有那流连于山脉与草原广袤大地上身披红色披风、手持木棍、逐水草而牧、与野生动物一样餐风露宿的游牧马赛人。。。。。。坦桑尼亚的这一切都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这一路上,希望看到的动物基本上都看到了,没有什么遗憾。因此,剩余的行程比较轻松,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情欣赏人文。
然而,在接下来的路途上,沿途见到的村庄和小镇的贫穷与落后打破了我们原有的心境,震撼我们的心灵和良知。那种感觉与初见游牧马赛人贫穷和落后的感觉不一样。对于那些坚守着自己家园、坚持着世世代代传统的马赛人,原始艰苦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的选择。虽然很担心他们的医疗卫生状况,但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勇敢和顽强的生命力,感受到他们简简单单和随遇而安的生活心态。而在前往边境沿途见到的非游牧人极为艰苦贫困的生活条件则使人心碎:狭小阴暗的泥巴墙土屋门口一群群老人和妇女脸上的迷茫;不远处尘土满身、赤着脚、未韵世事孩子们看着来往车辆的胆怯目光;坑坑洼洼马路旁和尘土飞扬路中央站着的男人们手里拿着、头上顶着一袋袋土豆,对过往司机和乘客们的左顾右盼;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大肚子孩子、看着远方的那呆滞眼神;她怀中看上去正在生病孩子那无助和痛苦的表情。。。虽然在相关电视节目和杂志文章中见过类似的画面,但是置身于其中、面对这样的赤贫,我的胸口堵得慌,眼睛湿润了。不忍心再看下去,我将脸偏向马路另一边,不幸看到的却是相同的赤贫。我难过地低下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2012年初访东非:梦碎
所有跟帖:
•
读坛友们有关Kiptum车祸事故想到一篇旧文
-广陵晓阳-
♀
(0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15:25:04
•
非洲我只去过南非,很不错的,不过能想象到那赤贫的景象,与其琢磨阴谋论,还不如给孤儿寡母捐款
-GoGym-
♀
(75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15:48:31
•
隔空握手hug, 与你想的一样,我也希望他的长跑天赋基因能传给他的孩子们。
-广陵晓阳-
♀
(0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16:22:41
•
八十年代,俺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有些山区、全家一身衣服一床被子。还有些穿皮、草的
-fuz-
♂
(0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18:29:14
•
穿皮草一定是有钱银。
-<好片>-
♂
(0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18:34:25
•
是皮,草,而不是皮草。
-严惠姗-
♀
(0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19:38:52
•
在80年代,西北贫困县,很多农民家,全部家当不足100元人民币。我大学的农村同学,带着一张凉席上大学,就没钱买铺盖。
-严惠姗-
♀
(0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19:36:48
•
从没见过100块钱长啥样儿。
-<好片>-
♂
(0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20:12:33
•
还有心碎的:80年代初,下乡去看到:我们一些11-12岁左右的孩子,男孩女孩都是光着屁股,女孩已经害羞了,躲着人
-严惠姗-
♀
(0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19:50:06
•
一并谢谢夫子兄和惠姗的分享,可以想象你们见到那些状况的感受。那个年代,国内城乡差别太大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差别也不小。
-广陵晓阳-
♀
(0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20:12:30
•
莫言曾经说过,他的山东老家这么大的男孩子上课都是光屁股的。 这在经济比较宽裕的北方农村也是不可想象的。
-kingfish2010-
♂
(45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23:28:07
•
正在看一部援非的红剧:欢迎来到美乐村,对非洲有了一点点了解。剧中的桑纳有时可看到乞力马扎罗山,以前读过海明威的那篇
-Waterchase-
♀
(208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5: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