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万亿 Would be Much Better than Wen's 4万亿

If you think this way, we can have enough water to support to build 8-9 Shanghai in the next 100 years! 

ZT 4万亿美元“家底”怎么用

[转帖]4万亿外汇储备决定美国经济兴衰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s=share&id=10347459&boardid=1

1497 次点击

紫陌风云 于 2014/9/10 16:37:2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来源:新华网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对外投资的相遇点

    把中国对外投资的数字从2009年往前推,推到2001年,会发现我们的对外投资是井喷式上涨。不仅在上涨,增长速度还在扩张。引出一个道理,为什么是井喷式上涨?背后直接的原因就是这几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迅速上涨,中国对外的购买力在上涨,包括我们长期以来所积攒下来的储备,我们整个中国经济的储蓄在外的购买能力上涨。加上中国经济自身的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打引号的补药,我们缺技术,我们缺市场,我们缺一些商业模式,怎么办?走出去,到国外去寻找这些补药,这是中国经济这几年迅速上涨的基本原因。

    反过来看,上世纪90年代,对外投资在美国是风起云涌。那时的美国经济几乎是一枝独秀,尤其是在1997、1998年之后,美国企业打遍世界。举一个例子,当时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经济情况非常糟糕,韩国的企业是非常骄傲的,一般是不允许自己的企业或者不能接受自己的企业被外国企业并购的,但是金融危机让韩国的企业低下头,当时有一家银行叫第一国民银行,在金融危机之后被迫卖给美国的新侨资本,也就是今天的TPG基金。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金融危机,不管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全球金融危机都是一个洗牌过程,美国对外投资这几年下降跟金融危机有关。

    因此看未来,往远看,美国对外经济投资还在上涨。美国经济正在健康地恢复,企业很有信心,也有它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另外有高科技,所以美国曲线在往上涨,中国经济的曲线也会往上涨,二者哪一年能够相遇?保守讲2020到2025年左右基本能够相遇,那时候基本类似,同时中国经济储蓄率比较高,因为投资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对外储蓄。中国现在攒下4万元的储蓄,本质是储蓄,因此我保守判断是2020到2025年。

    对外投资总额超过吸引外资的意义

    2013年我国对外投资额度是1078亿美元,吸引外资是1240亿美元,我认为在今年我们的对外投资总额会超过吸引外资额度,而且这个格局会牢固地建立起来,不可逆转。这么多年中国经济总体讲是对外投资大国,只不过百姓、企业感觉不深,因为政府在替我们投资。外管局、中投把我们的对外储蓄不断地配置到国外资产中去,只不过这个资产并不是工资或股票,更多的是国外称之为固定收益或者是债券类的资产,包括各国国债券。

    对外投资超过吸引外资将表明,以后我们的百姓和企业将逐步变成对外投资的主力军,代替政府成为对外投资的决策者,这个意义是重大的。

    对外投资超过吸引外资的趋势大概2014年会出现,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增长可以更多地依赖投资,而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出口或者是消费等等。从经济学最基本的道理上讲,中国经济每年生产出来的产品无非以下这几个渠道:

    一、本国居民的消费。包括间接消费、本国居民通过政府的消费。

    二、在本国投资。包括在建的各种高铁,还有企业的投资。

    三、由外国民众帮助我们消化的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这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就是他们把钱交给我们,我们拿外国人的钱出国投资。出国投资是中国经济对外有外贸盈余的结果,我们的经济一直处于外贸盈余状态。所以我们对外投资格局仍然持续,只不过形式有所变化。过去是通过外管局、政府决策去国外投资,以后会逐步转为我们的企业甚至于百姓自己决策出国投资。

    前一段时间李克强总理强调,投资其实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力量。而事实上中国在这方面的力量是否足够,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中国经济在国内的投资,这个投资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毫无疑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甚至于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经济要发展,我们每一个工人,每一个劳工,包括白领工人,背后的资本量,包括电脑的质量和数量还要进一步提高,电脑增加和设备增加本身是固化的技术进步,所以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始终第一大要素。通过投资提升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我们的工人同一个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更多,我们才能够致富,这是第一个道理。

    其次,中国经济需要补药,需要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新的技术,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对外投资来获得。拿高铁举例来说,高铁有其独特性。相当于自己研发的产品,自己研发的管理模式,我们要扩张,走向世界各地,把我们自己的商业模式,自己的产品能够复制出来,让这个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受到欢迎,同时让我们这个商业模式变得更加坚固。

    4万亿美元“家底”怎么用

    我们现在有4万亿美元盈余的外汇储备,可能不少人认为,如果我们手中有这么多钱,投资又这么重要,我们是不是就别去买美国的国债了,直接拿去到海外投资?第一,从大的方面讲,外汇储备的本质就是中国经济的百姓和企业,多年来经营出来对外的索取权,是我们的储蓄、家底。从长远来看,家底应该交给中国企业家,交给中国百姓出国自主投资。但是短期来看,要马上达到这个境界还是有很多困难的,比如说讲一个最基本的例子,假如今天我们4万亿外汇储备放出去,让百姓投资,会形成什么后果呢?就目前中国经济而言,大量企业和百姓不见得能够找到国外最好的投资方向,最后可能形成了大量的亏本,最后说不定还不如买某些国家的国债券来得好。

    第二,从国际的整个经济格局、金融格局来讲,如果四万亿外汇储备,迅速从美国国债券市场转向IBM、苹果、宝马、股票,会有什么后果?美国的国债券市场会天下大乱。这么多钱,相当于美国国债券1/4的资金要撤资,美国国债券的收益率或者是利率,就会迅速上涨,美国国内的利率就会上涨。那么美国每一个百姓都能感受到其中的负面影响,这对美国经济不利。反过来,对中国经济也是不利的,因为美国家庭、美国经济如果进入到一种短期的困难,对中国的出口不利。所以我的判断是长期看应该转给百姓投资,但是短期来讲应该一步一步做。

    中美对外投资曲线对比

    虽然中国现在手头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不能随随便便花,甚至一拍脑袋决定大规模开始投资。而美国逐年的对外投资额度的下降,跟它现在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对外投资大户的身份看上去有一点那么不匹配,这两者之间有一种落差。而美国老呼吁别人到它那儿投资,但它现在对外投资的兴趣、热情没有以往那么高,这当中有什么问题?

    首先,美国对外投资的曲线的的确确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这个曲线有两个高幅度增长期,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战后的时候,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经济一体独大,所以大量美国资金涌向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第二,上世纪90年代。这是前苏联和东欧的经济进入到转型期,给美国的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所以这根曲线的高低不能说绝对反映美国经济的全球地位,那么这个背后是什么?仔细分析是美国的企业或者是资本力量,因为这根曲线背后是一个一个企业,跨国公司企业把自己的商业模式,把自己的科技能力,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向全球范围内复制。而中国对外投资的曲线更多的是吃补药,国内缺什么我们补什么。高铁例外,高铁是一个例外,高铁是相对比较成功的模式,我们向外面复制推广,主要是这么一个区别。

    如果按照这个曲线来看,必须意识到美国经济和对外投资现在处于低谷期,我个人判断,美国对外投资在不远的将来还会往上走,毕竟金融危机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所有跟帖: 

到(2014?)6月末,中国广义货币总量已超过120万亿元 -舒曼雅艺- 给 舒曼雅艺 发送悄悄话 (10382 bytes) () 09/10/2014 postreply 19:16: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