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付利息的总量和你借钱的年数相关,也就是和你打算多少年还清但款有关, 这和利率下降给带来的好处完全是两回事。用你的例子吧:
1)假设喜儿问黄世仁借款$400,000元买房子,说好30年贷款利率4.25%。如果喜儿辛劳工作,按月支付,到30年末,付清贷款,到雅虎上去算一算看看,共付利息 $308,393。
2)可是,假定喜儿付贷付到了第十年,利率变低到了4.0%。 喜儿该不该做重贷呢?我在给出具体计算之前,先来总结一下。到了第120th个月,累计利息已付$150,510。剩余房贷额此时是$320,282。如 果按4%做重贷,再过30年,贷款付清之时,又累计要付利息$230,185。 这样,前40年里,将共付利息$150,510 + $230,185 = $380,695。这比不做贷款要多付$72,302。
你这个例子中的计算应该没有问题。但是,1)借钱的年数为30年,而2)中借钱的年数为40年,两者的总利息没有直接可比性。想可比也容易:
1)中每年平均付利息为:$308,393/30=10280
2)中每年平均付利息为:$380,695/40= 9518
借钱总是要付利息的,你不可以多借人10年的钱而不付利息。你总量增多只是由于借的时间延长了。像在你的例子中,在第10年重新贷款时,只要将余下还款式间缩短为20年,利息总量的好处就显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