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度”的把握上拿得不准,导致结论定性得偏了。(我这两个“得”还不错吧?:-)
小企业生存艰难!没有大企业的规模效益,承担着七八成(甚至更多)的工作岗位。不要总盯着偷税漏税说事。人觉得交很多税,其实企业交得多多了:至少match FICA,Workers Comp,一堆保险税或费,各种福利(及其管理费用)……经常audit的时候又说你要补交多少,其实就是各级政府缺钱了。
大企业有更大的能量,合理的也避,不合理的也偷。其实就像富人、普通人、和穷人:富人总是最有决心和手段(办法、关系)来达到对其最有利的结果,不管你怎么修订规则。
新企业五年失败率,据说是八成(大致)。十年存活率有没有10%?正是这种前仆后继,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当成长为垄断性的规模时,又成为阻碍的后进力量。据我所见,这几年真是艰难,只要能维持收支平衡就算是好的了。要是缺钱,真是没人理你。要是这些小企业倒得更多,更多的失业者流向社会,更多的房子断供,各级政府的收入更少……这才是最可怕的恶性循环。
税收不是财富的创造,是个再分配的过程。政府对收税是上瘾的,越收越多,只进不出,不干活或者效率越来越低下。现在这个非常时期,坑那么深,漏洞那么大,当然要开源(增加收入)节流(减少开支)。学区缺钱了,再自动增加你的房产税?政府缺钱了,再自动增加你的所得税?当然应该从减少开支入手,甚至不惜矫枉过正!这一点我同意(虽然共和党也在作秀),否则你舒舒服服地增加税收,I guarantee好了伤疤忘了疼,根本不解决问题。就应该把政府开支缩减到五年,十年,二十年前的水平,然后再谈增加税收,还要拿了钱真正办事。最好立法防止拿公家钱的人罢工,你说政府(拿了我们纳税人的钱)像一百年前的血腥资本家一样残酷剥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