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端到端不是新东西,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芯片的算力显然进步很大,如果Uber18年没成功,不代表Tesla24年不会成功。现在FSD 12.X已经远超人类驾驶员的平均水平了。所谓“长尾”是不是指小概率的事故现象,但是当这个概率够小,也就是自动驾驶事故率低于99%的人类司机时,这已经不重要了。自动驾驶不需要达到100%安全。
纯视觉方案“成功”的标准是,能够达成FSD比99%,甚至99.99%的人类司机安全。
激光雷达测距确实精确,但是不是没有识别的问题。开车不需要精确到厘米,更不用说毫米,但需要的是智能的判断。 所以激光雷达is nice to have, but not necessary, 特别是在巨大的成本代价和数据出路负担的情况下。Waymo能不能搞定取决于智能和算法,测距测到纳米也没用。 “如果靠激光雷达都搞不定全无人驾驶,纯视觉方案就更搞不定。" 所以这句话逻辑不对。
“高精地图上直接标准好车道线,就是比实施通过视觉检测用算法计算车道线更准”,没错,但是这个无关紧要,很多人浅度近视都能开车,划线的还有手抖一抖的,线粗线细,厘米级的判断已经足够,跟开车安全没有关系。你说在几个城市反复打磨,那是说Waymo吧,FSD全球除了中国,有Tesla的地方都在应用了。
“Waymo方案始终就是Tesla方案的技术天花板,这是由底层技术”像上面说的,领先的那部分如果不是关键短板,那么领先再多也无关紧要。事实上这个领先点成为了后续发展的负担。Waymo现在总共有没有10万辆车?Tesla去年年产180万辆。
刚刚估计多了,Waymo 现在总共不到1000辆车。就算谷歌有无穷多的钱,等他造出10万辆的时候已经没它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