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时。想租房的人还有不少。我的观察和感觉,那时,房租依然在涨,房客到续约时发现房东又(大)涨,负担不起的或仅因意难平,都会到市场上找找房。当时,申请人也还比较多,条件差的不少,部分是被原房东驱逐出门的类型,找房难而积压在市场,好房客或被房东留住,或被物美价廉的房子直接吸引走。
开春后。情况稍好,找房的人多起来。我能感觉到找房群体的经济负担压力,那时,装修稍差但价格便宜的房更受青睐,走得更快。我的一个房一周内顺利租出,一个房降了一次价并做了策略调整近一个月租出。
盛夏。找房的人数量明显减少(我贴过zillow流量图),明显地感觉到市场在冷却。几乎没人直接打电话来,是自己主动联系留言询问的人,找房人的合格率越来越少。降了两次价,在一个月租出。
秋后。目前有一房上市十几天,流量每天2-30,共3个saves,一个问询,一个打入电话是管理公司,想成为我的代理。这种死气沉沉,并不单是我的房,附近所有出租房均是如此。我的降价策略,从一周降价改为两周降一次价。
简单分析原因。依然是老话老观点,供需关系和负担能力决定市场。在疫情初期,很多地主担心出租市场会很差,我给出自己的不同观点,认为隔离会把居住群体分化到最小,家户数会增加,所以市场不会变坏。而今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负担不起的人们会合租合住,家户数就会变小(可出租的单位数就会增加),此为供需变化的其一。其二,在投资人多的城市或地方,新房建得多的而用于出租的房变得越来越多,人口流入跟不上甚至流出,也会产生供需失衡,其结果会表现为出租时间变长,出租价格变低。最后说说流动性变弱,人的搬家意愿强时,进出都快,感觉上市场就有活力,现在人换工作和搬家意愿都小,来问来租的人自然就少,这让已习惯于前些年火热出租市场的房东们,感到担忧和害怕,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都是些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