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改开以后同时期港台出国的也没获诺奖菲尔茨奖普利策奖。请说一说为什么?
所有跟帖:
•
都去搞高科技了
-波粒子3-
♂
(0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08:49:03
•
可能是原因之一
-老柏树-
♂
(69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09:20:09
•
原因当然很复杂,港台的当时已有不少移民的,一定要算你得把港台在海外的二代也算上,那仍然有得奖的(如钱永健,陶哲轩)
-老柏树-
♂
(236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08:54:32
•
还有一点,港台多少人口,大陆多少人口,大陆的人口和得奖人数明显不成比例
-jinjiaodw-
♂
(0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08:58:40
•
对,即使只算上在海外的,大陆出身的人数远远高于后两者之和。只要不预先把答案把在脑子里,先入为主
-老柏树-
♂
(93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09:02:44
•
不管多少人口,就是说80年代后来美的陆港台学生学者都没获诺奖。
-老生常谈12-
♂
(0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09:26:18
•
和人口当然有关,要比较人口基数必须考虑,否则在比较苹果和桔子
-jinjiaodw-
♂
(0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09:32:28
•
结论是“获诺奖", 这个立论不存在,那论据,论证都没有意义。
-老生常谈12-
♂
(0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09:58:04
•
结论是:大陆这么多人口,在大陆受完基础教育的为什么几乎没有诺奖,是思想和体制原因
-jinjiaodw-
♂
(0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10:26:59
•
那为什么港台来美者50-60年代有或诺奖,而83年后没有或诺奖者?
-老生常谈12-
♂
(51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11:55:38
•
有多个原因,如果单从人口基数,比方说如果每10亿人口出一个奖,港台3000万人口,平均30,40年一个
-jinjiaodw-
♂
(0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12:18:45
•
大陆14亿人口应该每年都有人获奖
-jinjiaodw-
♂
(0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12:19:29
•
如果回的粗鲁点:大陆改开后为啥同时期港台在海外的二代仍有得奖的?
-老柏树-
♂
(346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08:58:32
•
你比较是不在同等条件下比较。港台二代是在美国的领先世界的科技环境下长大教育和研究的。
-老生常谈12-
♂
(45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09:24:43
•
我认为我的条件是公平的:港台40-70年代出来的跟大陆83-13年出来的基本一样穷,都是相应方出国潮的前30年
-老柏树-
♂
(717 bytes)
()
12/06/2023 postreply
10: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