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以后来美的港台同胞有获诺奖费尔斯普利策奖的吗?

大陆77,78,79级年龄偏大,中学基础薄弱;82级以前的基础都不牢靠。

大学老师10年没教书,教学设备实验社保落后,科技落后,教学方法落后。

90年以前来的人主要为生产 拿学位,绿卡,工作奔忙。

港台的英语好不少,财务状况好不少,办绿卡相对同意。

所有跟帖: 

嗯,风物长宜放眼量 -manyworlds- 给 manyworld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21:14:04

50,60年代港台和80,90年代的大陆生活水准类似。83年后的港台估计应该同2012-2013后的大陆类似 -老柏树- 给 老柏树 发送悄悄话 (162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21:18:42

83年香港的人均GDP是5600美金左右,相当于2012年的12908美金,跟大陆城市居民的人均GDP应该类似 -老柏树- 给 老柏树 发送悄悄话 (609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22:37:14

所以比较要对等比较,别拿50-60年代来美国的和80年代以后来美国的进行比较。诺奖是滞后奖,成果滞后几十年后被评奖。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04:07:56

这个观点我赞成,不过50-60年代港台来美的成员素质和大陆80年代的有所不同,比较复杂 -杨别青- 给 杨别青 发送悄悄话 杨别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05:53:44

我在帖子里比的是一代,而且基本从头开始,港台的从40-50年代开始算,大陆80年代初开始算(78年开始也可,但开头人少) -老柏树- 给 老柏树 发送悄悄话 (241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12:48:49

滞后?李杨40年代中期抵美,57年拿诺奖,滞后10几年而已;丘成桐70年左右抵美,82年拿的。滞后40年以上拿这些奖的 -老柏树- 给 老柏树 发送悄悄话 (581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07:16:12

你还是没有找出80年代出来的港台获诺奖的。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09:36:55

华人华裔得这样的大奖总体已是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像美国英国那样的。你把12-3个人放到1957-2023年,66年的区间 -老柏树- 给 老柏树 发送悄悄话 (818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10:30: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