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绅与贵族

 

 

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乡绅”?简单说,就是旧时乡下“德高望重”之人。一个人何以“德高望重”?首先要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孔乙己那样只知道茴香豆的不同写法的酸秀才是不能成为乡绅的。那么乡绅肚子里的“德”从何而来?这自然是四书五经这样的“圣人学说”的熏陶。

但是,中国自科举制度兴起,读书向来为的是做官,读书读得好的都到京城里做官去了,所以严格的说,“乡绅”主要是由科举落榜或未仕、有些文化的中小地主、或告老还乡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乡绅们一般占有土地,拥有一定的财产,乡绅们还承担着为政府赋税并协助落实政令,他们是封建社会在乡村中重要的组织结构。

可是,近来有部分“精英”如任志强等人却呼吁“恢复乡绅制度”。部分官媒也跟着呼应,恢复乡绅群体从而稳定乡村的秩序,繁荣乡村的文化。

毫无疑问,乡绅这个封建残余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如果把乡绅的消亡归功于共产党的土改,也未免高估了共产党的能力。其实自晚清开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特别是五四运动等一系列现代文明理念的纳入,乡绅就开始逐步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

当然,共产党的土改彻底摧毁了乡绅,也镇压了包括一大批守法的土地拥有者。 但是土改并不是什么新鲜玩艺儿,民国时代包括50年代的台湾都有各种各样的土改,“二五减租”、“耕者有其田”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并打击了“乡绅”,好在国民党没有用武力没收, 而是采用经济手段逐步将土地纳入国有,实质也就是国民党土地改革委员会说的:“政治没收,保障佃农”。

历史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制度的变革也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进步的,将责任归咎于某一个政党或历史事件无疑是将历史概念化和简单化。

总而言之,乡绅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体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而逐渐消亡的,乡绅是中国封建制度的产物,同时也是维系封建社会结构的基础。乡绅在旧时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要把解决当下社会问题寄希望于恢复乡绅制度则是缘木求鱼了。

说到乡绅,似乎让人联想到另一个群体——贵族。其实,中国社会是没有严格意义上“贵族”(aristocrat)这个概念的。典型的贵族是欧洲世袭且具有爵位的以家庭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群体,他们一般较普通人具有更高的知识与道德水准,当然也有更多的财富、更大的权力与责任。

如今,欧洲的贵族群体也在逐渐没落,但贵族的文化却沉淀下来。贵族造就了一大批绅士淑女,也创造了一种高贵的贵族气质,贵族文化使得欧洲的室内音乐,社交舞会, 竞技体育等文化经典在世界各地得到发扬光大。

贵族世袭虽然有违“平等”这样的现代理念,但是贵族却保证了一个群体引领社会大众,保障一个民族在文化、历史、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继承与发展。贵族的爵位与财富的世袭,较之泥腿子造反,皇帝轮流做的社会更加稳定,并有助于形成尊重私有财产等现代的文明理念。

然而,中国的乡绅却不是世袭的,乡绅是一种权贵,其延续一是靠权,二是靠贵。由于中国的“权”是极不稳定的,权又是和钱连在一起的,权一垮,一切都如白茫茫大地好干净。一部《红楼》就是最好的例证。

欧洲的贵族需要好几代人的培养,而中国富不过三代,真正的贵族昙花一现,至于贵族精神那更是美好的传说。

贵族,不仅仅是财富,更是一个民族思想和精神的象征,也同时是思想家与政治家的温床。

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贵族呢?有两个因素。一是缺少世袭的传统(不是绝对没有),随着改朝换代,权力的更迭,人一走茶就凉。明代的张居正和方孝孺可算是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可是一旦权力发生变化,一个满门抄斩,一个株连十族。他们的子孙也就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了,那个大声疾呼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27岁中进士,但他儿子龚半纶却沦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带路人。

中国没有贵族的主要因素在我看来是因为科举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古代政府官员是经过几场严格考试而选拔出来的,想象不出比这样更好的政府。这个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科举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且不说科举对于思想的禁锢,就是中国社会贵族精神和文化的缺乏,中国社会整体素质的落后都和科举脱不了干系。

当然,公平的说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贵族的萌芽的,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君子”便是贵族的雏形。像宋襄公这样的人必须精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他在泓水之战中非要等队伍列好队型之后才进攻,决斗也要有风度,这就是贵族的范儿。

科举一开始, 任何出身“寒门”的人只要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百倍。于是梓梓学子们都在书本里找乌纱帽,找黄金屋。一举成名,便能光宗耀祖。在科举登峰造极的明代,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政府高官的必由之路。所以中国的整个士大夫阶层,都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的。 

由此可见,当 “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是昔日的泥腿子,中国怎么能产生优秀的政治家呢?读书好并不保证能做好官,尤其是合格的官,况且是死读书呢?没有一丝一毫贵族的气质,没有对社会对政治高度的敏感和责任,怎么能成为一个政治家?最要命的是,在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信念之下,人人都为了自己的权力勾心斗角,自己的官位随时可能被一个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的人取代,所以中国的政治也就是一部贪污腐化,宫廷斗争的历史。

一个合格的政客不应该把挣钱放在第一位,我不相信美国上到奥巴马下到史瓦辛格是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才做官,把政治作为一种信仰,甚至是一种爱好或追求才能成为一个政治家。

相反,“泥腿子”成功之后,要不成为“土豪”,要不就是过一把官瘾,将前任的老路再走一边,朱元璋、洪秀全、毛泽东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当官的如此,中国民间如今越来越泛滥的土豪现象也说明也是精神缺失的表现。没有贵族精神的官容易腐化成贪官,这就是陈水扁和马英九的差别,这也是为什么当今大陆许多贪官都是“农民的儿子”。

中国不需要乡绅,中国需要贵族的精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各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都有其特性。单纯的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在中国弄出一批贵族,太不靠谱了。 -wxcfan123- 给 wxcfan123 发送悄悄话 (263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7:17:29

令人遗憾的贵族情怀,令人讨厌的贵族情怀,令人怀念的贵族情怀,令人向往的贵族梦!哈哈,贵族们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94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8:09:16

大家对乡绅的讨论实在是和低头兄的原话题跑题了。我觉得这里讨论的是谁来维护中国传统 -v5- 给 v5 发送悄悄话 v5 的博客首页 (804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8:04:32

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不非得需要乡绅,如果要维护封建制度到是少了他们不行。乡绅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568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8:36:18

恢复乡绅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我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不依靠外界组织的维护宣传而 -v5- 给 v5 发送悄悄话 v5 的博客首页 (714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9:11:10

有道理。在学校里增加传统文化课也是个办法,但师资是个问题。人为地去恢复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228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9:21:54

可以参考一下老蒋在台湾是怎么弄的。 -wxcfan123- 给 wxcfan123 发送悄悄话 (2984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9:30:41

台湾相对来说保留了较多传统文化,但不是靠什么乡绅,而是靠教育。关键知识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32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9:41:37

我觉得我们还要区分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文化作为风俗传统的区别。比如在美国, -v5- 给 v5 发送悄悄话 v5 的博客首页 (924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20:18:02

知音啊!我长叹一声说… -低头的谷穗11- 给 低头的谷穗11 发送悄悄话 低头的谷穗1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00:15:43

啥叫贵族精神啊?:)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8:47:23

就是比农民更不农民,最伟光正的1族。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9:14:15

是不是就是那种与兵者诡道刚好对立的我不吃亏谁吃亏的那股子傻劲?:) -JieHu-- 给 JieHu- 发送悄悄话 JieH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9:39:17

我觉得贵族精神就是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那种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精神。也就是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194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9:51:13

我是看猴子提及宋襄公,故有此说 -JieHu-- 给 JieHu- 发送悄悄话 JieH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4 postreply 19:54:41

同意你写的“乡绅史”.,中国何曾有贵族文化?八旗子弟是典范,你多研究吧! -低头的谷穗11- 给 低头的谷穗11 发送悄悄话 低头的谷穗1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00:20:46

另,你的“乡绅史”很不完善,缺历史作用.运作方式.与官民关系.与儒家的关系等等还有若干…:) -低头的谷穗11- 给 低头的谷穗11 发送悄悄话 低头的谷穗1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00:25:31

l两晋以前的门阀算不算贵族 -落英如雪- 给 落英如雪 发送悄悄话 落英如雪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6/2014 postreply 16:37: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