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而野的确是子路的要害。中国文化讲求生命本身的审美,这不单体现在庄子那一派上,孔子身上也有明显的迹象,比如路遇阳货自认孙子。这样的境界可能不是学来的,与天生秉性关系很大。人在极端时刻往往是自己最元初的本底主宰自己的决策,子路之终可能就是这样。但是人生并非有那么多的极端时刻,普通情况下,三思而后行就比较容易,而且获益良多。想必子路受益于孔子教诲也多体现在普通的生活场景之中。
还有,仁兄对孔子家语怎么看?是伪书,还是真经?
迂而野的确是子路的要害。中国文化讲求生命本身的审美,这不单体现在庄子那一派上
所有跟帖:
•
道溢于行之意,而非行之形。文明体现在心智的觉醒。
-yfz9465-
♂
(0 bytes)
()
03/12/2014 postreply
07:16:11
•
仁兄所言正是。
-yfz9465-
♂
(0 bytes)
()
03/12/2014 postreply
07:27:22
•
是这个道理。
-yfz9465-
♂
(0 bytes)
()
03/12/2014 postreply
07:33:59
•
共同探讨,谈不上请教。:)
-yfz9465-
♂
(0 bytes)
()
03/12/2014 postreply
07:51:19
•
非常同意。
-为人父-
♂
(0 bytes)
()
03/12/2014 postreply
07:37:38
•
好。这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循此而溯,当有收获。
-玄野-
♂
(0 bytes)
()
03/12/2014 postreply
07: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