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讨论一下。

与孙经先商榷:人口迁移假说不能解释大跃进人口统计数据矛盾 2012-12-10 07:39:42

(一)统计数据与数据异常与根据人口迁移假说的总人口修正

在不考虑国际移民的情况下,任何一年的人口统计数据都应当满足以下关系:

某年当年岁末人口数 - 上一年岁末人口数= 

某年人口增长数(当年出生人口数 - 当年死亡人口数)

 

但是,在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中出现了矛盾:任何一年,上述这两个应当相等的数字之间出现了差异(表1 E列)。

孙经先的人口迁移户籍重登漏登说认为每年异常值E由迁移过程中户籍登记的重登漏登引起:简单地说就是大跃进前人口因为迁移而重报使基数虚高,而59-61年人口则因为迁移而漏报,导致大跃进期间统计人口总数减少,因此人口总数增长出现了缺口[1]


这个假设有几个问题:

(1) 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不是基于户籍登记。 而是基于统计系统收集的数据。在公社一级,大跃进的时候就设有财会统计室。如湖南岳阳市情网大跃进人口数据明确注明不是户籍数据。

(2)国家统计局汇总的人口数据实际上是已经体现了迁移的数据。人口迁移数据只有在省地县的统计上显示,在全国数据上不显示,因为没有国际迁移。 孙的假设不能解释省地县级含迁移数的人口数据。例子:湖南常德市历年人口数据明确表明迁移数据

(3)孙的假说与人口普查结果不符。

(4) 孙德假说因人口统计矛盾而提出。但是经过他的修正后,人口统计数据矛盾依然存在。
按照他的思路,如果根据因人口迁移产生的
户籍重登漏登修正总人口统计数据,这个表面的人口统计差异应该消失!  

表1: 孙经先文中引统计局数据显示每年新增人口与户籍登记年底年初差值不同 








总人口(A) 人口自然增长率(‰)  新增人口(生死统计差别)

年底年初
差别(总人口统计)

异常值(E)

1954   60266        
1955
61465 20.32 1237 1199 -38
1956
62828 20.50 1274 1363 89
1957
64653 23.23 1481 1825 344
1958
65994 17.24 1126 1341 215
1959
67207 10.19 679 1213 534
1960
66207 -4.57 -305 -1000 -695
1961
65859 3.78 250 -348 -598
1962
67295 26.99 1797 1436 -361
1963
69172 33.33 2274 1877 -397
1964
70499 27.64 1930 1327 -603
1965
72538 28.38 2030 2039 9
1966
74542 26.22 1928 2004 76
1967
76368 25.53 1926 1826 -100
1968
78534 27.38 2121 2166 45
1969
80671 26.08 2076 2137 61
1970   82992 25.83 2114 2321 207
1971
年起略







 







表2: 按孙经先的思路对原户籍统计进行户籍重报漏报修正后的总人口及与上类似计算结果(由出生死亡数统计的每年新增人口不变) 







 

孙氏修正后总人口(B=A-E)

  新增人口(生死统计差别)

总人口年底年初
差别

修正后异常值(F)

1954
60266
 

1955
61503
1237 1237 0
1956
62739
1274 1236 -38
1957
64309
1481 1570 89
1958
65779
1126 1470 344
1959
66673
679 893 215
1960
66902
-305 229 534
1961
66457
250 -446 -695
1962
67656
1797 1199 -598
1963
69569
2274 1913 -361
1964
71102
1930 1533 -397
1965
72529
2030 1426 -603
1966
74466
1928 1938 9
1967
76468
1926 2002 76
1968
78489
2121 2020 -100
1969
80610
2076 2121 45
1970   82785   2114 2175 61

 1971年起略














修正公式: B = A-E (扣除重报,加上漏报)

(数据单位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千分比)外均为万)

如果人口迁移造成的户籍重登漏登确实是造成异常的原因,那么,修正后的总人口中迁移户籍重报漏报的因素已经排除了, 上表中F列每一年都应当为0!然而经过总人口迁移修正后统计异常值依然存在,说明人口迁移不是造成异常的原因!

但是,经过总人口户籍重登漏登修正后,统计异常值依然存在。这说明人口迁移不是造成异常的原因!

(二)结论:

根据人口迁移说对总人口统计数据修正(扣除重登或加上漏报人口)后,人口统计数据每年依然存在孙经先所说的重大矛盾(表2F列,正常应为0)。因此人口迁移假说不成立!

孙经先在考虑迁移之后的修正数据不能每年满足统计平衡的 关系之后, 退而求其次。往后找了整整20多年(54-79年,一代人的时间),才把大跃进造成的漏报死亡用计划生育年代的漏报出生冲销掉(孙认为是户口的重登漏 登), 从而取得了25年总数据的近似平衡。这个25年的近似平衡,完全是随机的。如果到79年不平衡, 那么再加后几年的出生漏报,也会有一个近似的平衡。但正是这个几十年的拼凑,露出了迁移论的破绽。其实非正常死亡的数据秘密,正是隐藏在年与年之间的人口 变化里。

从直观上, 户籍漏报重报说认为表1 E列中的正差异为户籍重登(双户口人数), 负差异为漏登(无户口人数) 。 那么在70年代户口严格管理并实行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 为什么每年还有一,两百万人拥有两份户口呢? (数据链接

 

(三)大跃进期间人口统计中的异常值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呢?

相关链接:

大跃进人口统计异常的原因:出生漏报与更大死亡的漏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