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揭露“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重大谣言 (ZT)

来源: by心言 2012-12-16 19:56: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32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by心言 ] 在 2012-12-17 20:27:0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彻底揭露“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重大谣言

彻底揭露“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重大谣言
发布日期:2012-12-07 20:57 信息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孙经先

目录:

1 “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谣言的来龙去脉

2 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中的重大矛盾和问题

3 被忽视的关键问题

4 我国20世纪50到70年代人口异常变化的理论分析

5 我国20世纪50到70年代人口异常变化的社会原因

6 关于科尔研究中的重大错误

7 关于蒋正华先生研究中的重大错误

8 关于金辉“研究”中的重大错误

9 1954年到1961年期间死亡率的调整

10 破解1960年户籍人口减少1000万的历史之谜



1 “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谣言的来龙去脉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关于我国在1960年前后有“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重大谣言就开始出现。下面我们首先简要的回顾一下这个谣言的来龙去脉。

1983年国家统计局将1949年—1982年期间我国经户口登记的每个年度的人口数据予以公布。这一数据表明,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出现了人口大幅度异常减少的情况,其中最突出的是1960年我国人口总数比1959年减少1000万人。

这些数据公布以后,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西方几十个通讯社都报导了这一消息,共同社说这是“和平时期最大的人口事件”。

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公布后,在国外以国际著名人口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斯利•科尔为代表的一些人开始研究我国这一时期人口变动问题。科尔公开出版了专著《从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在书中他估算我国1958至1963年期间超线性死亡人口约为2680万。

由于科尔是国际著名人口学家,他的研究在国际和我国国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国外学者的上述研究为依据,国外历史学界开始宣传中国大跃进期间饿死了数千万人。

我国在1985年下达国家研究课题,研究困难时期死亡率和出生率问题。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蒋正华先生承担了这项课题。他“计算”出我国这一时期“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1987年蒋正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蒋正华的研究被我国某些官方部门正式认可,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官方某些部门认可蒋正华的这一研究后,以胡绳先生《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为代表,一批有官方色彩的著作宣布1960年我国人口减少1000万,在困难时期我国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

随后,在我国国内又出现了以金辉、曹树基、王维志、杨继绳等人为代表的一些“研究”,把非正常死亡人数扩大为3000万、4000万,甚至更多。

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这一重大谣言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2011年,党史二卷出版。书中称“由于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这在实际上正式认可了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的说法。

另一方面,在我国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民间,都有许多人对这一谣言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在1960年前后的一个时期内,我国是否有数千万人口非正常死亡,这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件重大的历史公案。这一历史事件过去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这一事件的真相应当在当代解决,我们不应当把它留给历史,留给后人。

2 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中的重大矛盾和问题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为了彻底揭露“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重大谣言,就必须对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作出科学的解释。

我们首先利用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整个这一期间我国人口异常变动的情况做一个初步的分析。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国际移民人数极少,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处处不考虑国际移民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国际移民的情况下,

“某年当年岁末人口数”-“上一年岁末人口数”=“当年出生人口数”-“当年死亡人口数”。

在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中出现了令人难以解释的重大矛盾。这一矛盾就是:在1957年到1979年期间中的大多数年份中,上述这两个应当相等的数字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我们要探讨的正是产生这一重大矛盾的真正原因。这一探讨对于揭露“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谣言,起着关键的作用。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字称为某一年的人口异常变化数:


某年人口异常变化数=(当年岁末户籍人口数-上一年岁末户籍人口数)-(当年户籍出生人数-当年户籍死亡人数)。



人口异常变化数大于0,表示人口异常增加,人口异常变化数小于0,表示人口异常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我们把1957—1982年期间人口异常变化数列表如下,其中绝对值超过100万的,我们用红色标出:

从整体上看,我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人口异常变动问题,实际上包括以下三个问题:

1.1957—1959年期间我国人口连续三年大幅度异常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1960—1964年期间我国人口连续五年大幅度异常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1968—1979年期间我国人口连续大幅度异常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此外,从以上三个时期人口异常变化的数字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我国人口在1957年—1959年期间异常增加合计1093万人,1965年——1979年期间异常增加合计1534万人,共计异常增加2627万人。这个数字与我国人口在1960年—1964年期间异常减少的2654万人,是令人惊异的高度吻合在一起的。

我们无法用巧合来解释这种高度的吻合。所以产生了第四个问题:

4. 这种高度吻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事实上,上述第四个问题所揭露的事实,已经揭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就是:1960年—1964年期间我国人口大幅度异常减少2654万人的真正原因,应当到1957年—1959年期间和1968年—1979年期间我国人口大幅度异常增加的原因中去寻找。


3 被忽视的关键问题


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是通过户籍登记的办法取得的。所以要根据这些数据研究我国这时期的人口变动问题,就必须从“户籍登记”这个最基本的环节入手。

实际人口数,指某时刻我国真实生存的人口总数。户籍人口数,指某时刻我国通过户籍登记的方法汇总而得到的人口总数。

在理想的情况下,户籍人口数=实际人口数。但是在实践中的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的。

例子 假定1960年年底我国某城市一个工厂停办,其来自农村的职工一万人被精简返回农村。他们都在当年12月下旬办理了城市户口迁出手续,又都在1961年1月初返回原籍,并在农村原籍办理了户口迁入手续。

显然,这一万人在1960年年底(12月31日24时)是没有户籍的,所以他们不会被计入到1960年年底的我国户籍人口总数中。这样我国1960年年底的户籍人口总数就会因此减少一万人,从而导致这一年我国人口异常减少一万人!

在这个例子中,完全不涉及任何实际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但户籍人口却减少了一万人。

由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

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中显示的人口减少,是指“户籍登记的人口”减少,它是统计数据的减少,正像例1所显示的那样,这种减少可能只是“字面”上的“数字”减少,这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着实际人口的真正减少。而这正是人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重大的盲区。

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一点,我们再看下面的事实。1960年过去半个世纪以后的2010年,另一件类似的事情发生了。2009年国民经济年报显示,我国0~14岁的人口总数为2.58亿。但是,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我国0~14岁的人口总数却变成了2.22亿。换句话说,我国2010年0~14岁的人口总数比2009年减少了3600万!!!

本文作者看到这一消息,感慨万分。幸亏这件事情发生在2010年。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1960年,那么这3600万人绝对会被一些人全部计入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之中。

1960年我国户籍人口减少1000万,就引发“饿死”数千万的谣言;那么按照这些人的逻辑,2010年我国0~14岁人口减少3600万,岂不要引发更大的谣言?!

不会有人认为2010年0~14岁人口比2009年减少3600万,是由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引起的,那么为什么有人就非要把1960年户籍人口比1959年减少1000万,一定要认定为是由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引起的呢?

由此可以看出,那种把人口统计数据的减少简单的认定为真实人口减少的看法,是多么的荒唐可笑。

我们再回到原先的问题上来。按照我国法规规定,户籍登记与人口数有关的内容是: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出登记和迁入登记。所以,为了研究我国这一时期人口变动问题,就必须讨论迁移漏报、重报(虚报)、死亡漏报和出生漏报对人口异常变化数的影响。

利用数学方法,我们可以证明了如下极其重要的结论:

基本结论 人口异常变化数只取决于户籍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迁移漏报和迁移重报虚报行为(及其对这些行为的改正),与出生和死亡的漏报行为(及其对这些行为的改正)无关。

这一结论表明,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中所出现的我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人口的异常减少(指由人口异常变化数所反映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人口的死亡漏报引起的。事实上,从户籍登记的角度讲,这一论断是非常显然的。假定1960年有一万人死亡,但他们没有在当年进行死亡登记。那么,他们已经死亡的事实就不可能在由户籍登记所产生的统计数据中体现出来,也就不会对人口异常变化数产生影响。

上述基本结论表明,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中所出现的那些“令人难以解释的重大矛盾”都可以,也只能用户籍迁移运动中的漏报、重报和虚报行为(以及对这些行为的纠正)解释。

国内外人口学界(包括蒋正华先生和科尔先生在内),在研究我国这一时期人口变动问题时,普遍采取了以下两个基本假定:

一.国内户籍迁移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二.人口异常减少是由死亡漏报引起的。

我们的上述结论,完全推翻了这两个基本假定。

这两个假定,是以科尔和蒋正华为代表的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中的所普遍存在着的两个致命的重大误区。由于存在着这两个重大误区,这就决定了这些研究,没有,也不可能反映我国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真实情况。


4 我国20世纪50到70年代人口异常变化的理论分析


下面我们利用以上观点对我国20世纪50到70年代人口变动问题从数学上进行理论分析。

首先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计算出1954年—1982年期间每一年度的人口异常变化数和每年年底的人口异常变化累计数,这里每年年底的人口异常变化累计数是指从1954年年底起,到这一年年底期间的每年人口异常变化数之代数和(以1954年年底为零基准)。



按照上表,我们把1954年至1982年期间每年年底的人口异常变化累计数绘制成下图,图中的曲线称为“人口异常变化曲线”,这条曲线反映了这一期间人口异常变化的情况。

利用数学方法解读这条曲线,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推断1. 1956年—1959年出现了人口大迁移运动,在迁移中产生重报虚报户籍人口数合计1144万人。这导致了这一期间我国户籍人口的大幅度异常增加1144万人。

推断2. 1960年—1964年期间,上述1144万重报虚报户籍的人口的户籍被注销。

推断3. 1960年—1964年出现了人口大迁移运动,在迁移中产生漏报户籍人口数合计1510万人。

推断4. 在1965年—1979年(主要在1970—1979年)期间,上述1510万人中的绝大多数重新登记了户籍。这导致了这一期间我国户籍人口的大幅度异常增加。

由推断2和推断3可以知道,我国在1960年—1964年期间,由于户籍迁移的原因,造成我国户籍统计人口异常减少2654万,这是我国这一期间户籍统计人口异常减少的真正原因,这一原因与人口死亡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我们是从理论的角度讨论这一问题的,没有涉及产生这些变动的社会原因。

5 我国20世纪50到70年代人口异常变化的社会原因


实践是检验人们主观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上面由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

下面我们将以我国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和经济情况为背景,论述这一时期我国人口产生巨大数量的异常变动的社会原因。这些社会原因产生的作用,正好与我们上面从理论角度推导出来的结论,高度吻合在一起。

1. 1956年—1959年户籍人口异常增加的社会原因

1956年—1960年上半年期间,由于我国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大跃进运动的出现,使得大批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市镇,成为工业战线的职工。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形成了数量巨大的从农村到市镇的人口迁移大军。下面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中提供的数字,对上述户籍迁移情况,做一个分析。

1956年—1959年市镇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由上述表格可知,1956—1959四年中,我国市镇人口增加合计4086万,其中自然增加(由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产生的增加)为1076万,这两个数之差3010万,这就是这几年由农村迁入到市镇并且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的人口数。这与当时我国确实出现的大批农村人口迁入市镇的历史事实是高度相符的。

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1956—1959四年中,我国从农村迁移到市镇并在原籍农村办理了户籍迁出手续的人数合计为1938万人。这个数字与上面所述的同期从农村迁移到市镇并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的人数3010万人之间出现了1072万人的差额。这个差额及其产生的原因正是破解我国50—70年代人口异常变动之谜的第一个关键。

上面出现的1072万人的差额,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在这四年中有1072万人从农村迁移到市镇并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原籍办理户籍迁出手续。

这一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正处在建立之中,户籍管理中的法规漏洞,为这一情况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法规上的漏洞加上重报户籍会带来的各种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这一时期我国出现了大量的重报户籍的现象。

以上是农村与市镇之间的户籍迁移造成重报户籍的情况,由于市镇与市镇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的户籍迁移也可以造成重报户籍的现象,所以这一期间全国产生的重报户籍的人数要大于1072万人。这与§4推断1中这一期间重报虚报户籍的人数为1144万人,是高度相符的。这就论证了§4推断1。

这一事实表明,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可以造成数额巨大的户籍人口异常变动。这正是国内外几乎所有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所忽视的一个重大的盲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1956年至1959年期间,全国共有3010万农村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市镇,这样就造成了农村人口减少3010万。这些人口的去向本来是很清楚的,他们从农村来到了市镇,并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但是一些专著和文献在研究我国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时,却毫不负责任的把这些人中的一部分,甚至全部都解释为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了,这显然是极其荒谬的。

2. 1960年—1964年户籍人口异常减少的社会原因

由于我国经济状况196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重大困难,从1960年9月起,我国大规模精简职工和市镇人口的工作开始启动。1961年5月至6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为了解决当时出现的经济困难,会议作出了大幅度精简市镇人口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在三年内减少市镇人口2000万以上。全国规模的精简职工、减少市镇人口的工作全面展开。据有关统计,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全国市镇人口共计减少了2600万人。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漏报户籍的现象。

我国大规模精简职工、减少市镇人口的工作始于1960年9月,基本结束于1964年,其中主要是在1961—1963年这三年进行的。我们先看这三年的情况。下面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中提供的数字,对上述户籍迁移情况,做一个分析。

1961—1963年市镇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1961—1963年农村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1961—1963年市镇与农村之间迁移情况(单位:万人)



由这些表格可知,在1961年—1963年这三年因为精简市镇人口而迁出市镇并办理了迁出手续的人口数合计2325万人。这与当时我国确实出现的大批市镇人口迁移到农村的历史事实是高度相符的。但是同期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的人口合计却只有948万人。这两个数据出现了1377万人的差额。这个差额及其产生的原因正是破解我国50—70年代人口异常变动之谜的第二个关键。

上面出现的差额1377万人,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有1377万人在这三年中已经迁出市镇并办理了户籍迁出手续,但并没有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

这仅仅是1961—1963年这三年从市镇到农村户籍迁移的情况,如果考虑到1960年和1964年这两年的数字,这五年中共有1510万人漏报户籍,就应该说是已经得到论证了。这就论证了上一节的推断3。

我们已经指出,1956年—1959年期间出现了迁移重报(含虚报)户籍人口1144万人。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这一条例在全国得到真正实行要有一个过程,这一条例的真正落实是在1960年。落实这一条例的过程相当于一次户籍整顿,随着这一条例1960年在全国的落实,上述迁移重报(含虚报)户籍的1144万人的双重户籍之一(或虚假户籍)在1960年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就要被注销,就是一件自然地事情。

在1960年到1964年期间大规模精简市镇人口的工作中,精简的重点就是1956年—1959年期间从农村迁移到市镇的人口。随着这些人员返回农村,这些人中那些重报虚报户籍的人员,他们的双重(虚假)户籍问题即使没有在落实户口登记条例的过程中被解决,也会随着他们返回原籍而被自动解决。这就论证了§4的推断2。

1960年—1964年期间,既出现了大量漏报户籍的现象(漏报户籍人口总数1510万人),又出现了大量的重报虚报户籍现象被逐步消除的过程(被消除的户籍人口总数1144万),这两方面合计2654万人。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一时期我国户籍人口大规模的异常减少!这就是这一时期我国户籍统计人口大量异常减少的真正原因。这一原因与人口死亡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一些专著和文献在研究我国这一时期人口异常变动时,却毫不负责任的把这些由于户籍迁移原因造成的户籍统计人口减少解释为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了,这显然是极其荒谬的。

3. 1970年—1979年户籍人口异常增加的社会原因

1964年,虽然我国户籍人口大迁移运动基本结束,却留下了1510万漏报了户籍的人口,他们虽然从市镇迁移到农村,却并没有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

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工业战线和市镇其他部门又需要补充大量的职工。在1960年到1964年期间精简到农村并且漏报了户籍的1510万人口中的大多数也要求重返市镇。这样在1965年—1979年(主要是在1970年—1979年)这一漫长的时间内,各级政府部门拿出很大的精力解决这一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随着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这1510万人口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在1970年到1979年期间返回了市镇,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其余的人也由于种种需要在农村办理了户籍手续。这就造成了1970年到1979年期间我国户籍人口出现了连续较大幅度异常增加的现象。就这论证了上一节的推断4。

1965年—1979年期间我国人口异常增加合计1534万,这个数字与上一节推断3中的1510万是高度吻合的。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论证了在1960年—1964年期间确实有1510万人漏报了户籍。

1979年以后,每年的户籍人口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幅度异常增加或减少的情况,这表明从1956年开始的户籍人口大幅度异常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到1979年基本结束。




(责任编辑:辽员)

所有跟帖: 

这个要讨论一下。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25540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05:34:50

心言兄,这事咱党中央最清楚,想想,如果是重大谣言,党中央能不管?公开档案不齐了?! -野性- 给 野性 发送悄悄话 野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0:31:18

你觉得历朝历代的政客们比武侠小说里冤冤相报的剑客好多少? :)) -by心言- 给 by心言 发送悄悄话 by心言 的博客首页 (3395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1:50:39

党内通讯是59年4月的事。7月开了庐山会议,8月毛这样说: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1171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2:07:48

那彭的做法就更不合时宜了 -by心言- 给 by心言 发送悄悄话 by心言 的博客首页 (358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3:15:24

你看看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谏毛泽东“万言书”原文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21125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3:21:46

不和你争了 -by心言- 给 by心言 发送悄悄话 by心言 的博客首页 (96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4:47:09

这个你也不信?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5640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4:57:08

以彭的秉性,很难说那封信没被人改动过 -by心言- 给 by心言 发送悄悄话 by心言 的博客首页 (47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5:13:53

回复:应该是彭的意思,秘书的文字。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185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5:56:55

这张照片出处?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43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5:58:52

照片说明一些相关统计数据在文革时已经曝光,作为黑线的证据。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5646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7:50:43

好文!我觉得出奇高的死亡率是因为政府下令原地抗灾自救不准外逃,然而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164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2:21:22

老金可能对统计数据有误解。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104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3:35:16

官场报喜不报忧。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27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3:59:58

老金既不了解农村也不了解大跃进。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24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6:50:05

开脱什么?难道被你们坐实了?既然坐实,你们为什么还要整体大喊大叫呢?呵呵。。。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9:28:19

老金别激动。 -湘西山民- 给 湘西山民 发送悄悄话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页 (138 bytes) () 12/17/2012 postreply 19:32:21

撑死的:好了吧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69 bytes) () 12/25/2012 postreply 07:37: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